解读1至5月江西省经济走势:物价总体温和 经济稳健增长

22.06.2014  10:33

6月19日,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市场价格总体温和上涨,人们对经济的微观感受有了宏观数据的支撑。

关键词:高于全国

1至5月,全省工业、投资、消费、进口、出口、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七大主要经济数据增长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350.4亿元,同比增长1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

——“三驾马车”中,全省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20.2亿元,同比增长1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出口额增长10.7%,进口额增长37.4%,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1和36.6个百分点。

——全省财政总收入1145.9亿元,同比增长1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我省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透露出江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积极信号。”省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分析说。

关键词:动力增强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判断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首先要看工业。

1至5月,我省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880亿元,增长14.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5.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专家认为,今年以来,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80%,贡献率达90.8%,说明非公有制工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明显,经济发展的后劲提升。

重点行业支撑有力。1至5月,增加值超百亿元的6个重点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今年以来,我省继续简政放权,释放发展活力,企业效益得到提升。1至4月,全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9.5%,同比提高17.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3.5亿元,同比增长21.9%。

关键词:总体平稳

市场价格、工业用电量、货运量,以及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是判断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今年前5个月,这几大经济数据运行态势总体平稳,显示出江西“经济列车”快步稳行。

今年以来,全省市场价格总体呈现温和上涨态势。1至5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5%,涨幅与1至4月持平,但5月份CPI同比上涨3%,涨幅创今年以来新高,比4月提高0.6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虽然仍低位运行,但降幅比1至4月收窄了0.1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稳定。1至5月,我省全社会用电量达386.8亿千瓦时,增长9.9%,其中工业用电量增长10.2%。货运量稳步增长,1至5月货运量同比增长7.3%。

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168.6亿元,增长18.3%,比4月末加快0.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152.1亿元,同比多增144.9亿元。(记者 李冬明)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