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期群众路线

11.12.2013  12:18

12月2日早晨6时,海拔1100米的黄岗山腹地。

已过小雪节气,高山上的冬天格外寒冷,顺着岩壁流下的泉水已经结成了尺把长的冰凌。天还不太亮,铅山县公安局武夷山派出所所长王剑、民警毛智海,深一脚浅一脚,赶往黄岗山腹地的西坑村东坑组。在那里,他们要调解一起矛盾纠纷。现在是砍毛竹、挖竹笋的季节,村民每天很早就上山劳作,天黑才回家。要找到当事人,民警也必须起早贪黑。

6时30分,民警赶到东坑组,信息员黄天才已经在村口等候。在他的引领下,王剑再次找到了当事人余美容。

前几天,余美容因茶叶山归属权问题与邻居祝正华发生言语争执,并引发肢体冲突,当时双方情绪激动,没调解成。这几天,黄天才每天都会上门到两家聊家常,双方已经缓和多了。这次王剑来,是希望再加一把火。

摆事实、讲道理,经过4个小时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

王剑所在的武夷山派出所只有5名民警,平均年龄28岁,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地处赣闽两省交界处,面积达453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是山区,最远的自然村与派出所相距50余公里。

管辖区域大,又地处两省交界,治安形势复杂,单靠5名民警的力量十分有限。如何用好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把辖区管理好,成为王剑工作的突破口。

为此,他们在辖区10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内,聘请了56名治安管理信息员,建起了一张遍布全镇的信息员网络,负责收集民情信息、调处矛盾纠纷、引导治安防范等。这样一来,就给民警们安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有效地延伸了工作触角。

8月的一天,乌石村砂场里聚集了二三十名手持锄头铁锹的村民。因砂场生产使河水变浑,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不便,村民们多次找到砂场协商未果,准备以“武力”解决问题。接到乌石村信息员李满生的报告后,派出所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劝解,但情绪激动的村民一直不肯让步。此时,李满生站了出来,拍着胸脯向大家保证:“我也是要靠这水生活的,我保证3天之内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因为信服他,聚集的人群逐渐散去。最后,在派出所、镇政府和村委会多部门努力下,关闭了砂场。

治安管理信息员大多从当地有威望、热心公益事业的共产党员、退休老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中选择产生,他们以此为荣,不计报酬。因为熟悉情况,由他们对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往往事半功倍。今年以来,武夷山派出所化解矛盾纠纷19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

武夷山镇与福建的洋庄乡地连着地,山连着山。虽然唇齿相依,但两个乡镇的村民因为偷砍毛竹、拖欠工资等问题,时常发生纠纷。两乡镇交叉地带还经常发生聚众赌博、小偷小摸的事件,社会治安不容乐观。

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武夷山派出所意识到边界线上的农民要富裕,就必须走“和为贵”这条路。他们主动伸出橄榄枝,带着相邻村庄的信息员,到洋庄乡去认“老表”,共同成立联防联调机构,组织联谊活动,定期互访。相邻的几个派出所还定期召开分片会议,制定社会治安联防方案,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今年以来,武夷山派出所辖区只发生3起刑事案件,全部破案。

一个小小的山区派出所,虽然条件有限,人员有限、但管下的辖区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叫所长王剑介绍经验,他想了半天,说出一句大实话:“公安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为百姓办事的心。”根据采访材料,我们也总结了一条:武夷山派出所辖区的平安,得益于他们组建了一张卓有成效的治安信息员网络,得益于他们走出了一条新时期的群众路线。(记者 衷淑英 郑 颖)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