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顺城:考察性出访该不该“叫停”

06.11.2013  12:34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瞄准整治7大问题,“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是其中一条明确规定。(11月5日《京华时报》)

  考察性出访是改革开放初期为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当时官员公费出国考察,学到许许多多发达国家经济建设的先进经验,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推进改革开放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时至今日,官员考察性出访逐渐变异,成为一种职级的福利待遇或工作奖励,已违背了当初出国学习借鉴国外经济建设先进经验的初衷。笔者认为,类似这种“丰富”公职人员福利待遇,伤害民心的考察性出访是应该“叫停”。

  大家不难了解,很多考察性出访醉翁之意不在酒,名义上出国考察,实际上却是游山玩水,也许大家觉得是危言耸听,但事实却胜于雄辩。2008年11月28日,四川新闻网爆料两起以考察性出访名义出国旅游事件。第一起温州考察团,以考察美国政府机构管理职能以及先进的行政管理经验,政府机构如何扶持当地企业发展等内容,组团赴美考察,可长达21天的行程里,该考察团马不停蹄地赶赴夏威夷、洛杉矶、赌城拉斯维加斯、华盛顿、旧金山等近10个美国大城市的著名景点,只有5天有“公务活动”,23人花了649495元,其中入住拉斯维加斯700美元/天大酒店;第二起新余考察团,以考察人力资源和政府人事管理制度,参观财税公务员、劳动力市场培训机构,考察借鉴政府在扶持人才技能培训和新型产业优秀人才培养选拔方面的经验为目的,组团赴美国、加拿大考察,实则全程在温哥华、尼亚加拉大瀑布等地游览,14天花费331946元。类似这样的考察团一年有多少,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叫停”考察性出访势在必行。

  其实,我们国家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还有许多偏远欠发达的地方需要投入资金建设,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改善民生,打造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具体体现。可有的地方领导喜欢巧立名目,不惜用公款来标榜对下属“体恤”,打着考察名义,集体出国旅游,动辄花费几十万,实属是劳民伤财的严重浪费行为。如果将这些钱用在贫困地区,不知将有多少民生工程得到彻底改善,有多少失学儿童重返课堂。之所以,中央“叫停”考察性出访是深得民心。

  总之,中央“叫停”考察性出访是整治“四风”的重要举措,是对考察性出访中的奢靡之风打“预防针”,地方政府应积极遵守中央规定,将制度铭记于心、落实于行,而不是挂在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