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仓”今朝起新意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宁都春耕见闻

31.03.2014  14:23

    人勤春来早,处处涌春潮。

    连日来,披上春装的“赣南粮仓”宁都县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新景,在广袤的田野上,记者发现粮农变年轻了,粮田上规模了,种粮转方式了,为热闹的乡村平添了几分亮丽色彩。

    粮农变年轻了

    梅江镇刘坑村春耕拉开了序幕,村民们耕地、平土、施肥,忙个不停,拖拉机的轰鸣声、女人们的嬉笑声、男人们的吆喝声,汇聚一起,使整个田野沸腾起来。

    在人群中,“90”后郑明明显得格外醒目,他衣着光鲜,穿着锃亮皮鞋,完全不像旁边的其他农民。郑明明今年25岁,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他去年承包了300多亩粮田,纯赚了20多万元。

    “60后是中坚,70后敲边鼓,80后帮把手,90后种田没见过”。一句顺口溜,深刻描述了当代农村种田“老龄化”现象。

    郑明明说:“在2007年决定种田之前,我基本上没干过农活。但是,因为看到有些田没人耕种,荒在那里,觉得很可惜的,所以就萌发了种粮赚钱的念头。

    胆大、敢干,是新生代农民的鲜明特点。郑明明是村里购买收割机的第一人,接下来他又购买了耕整机、插秧机,在全县第一个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水稻。

    懂知识、重科技的“80后”邱海平,是对坊乡王坑村村民眼中的“田秀才”。他参加了县里的农技培训班,种的是优质稻“丝苗二号”,每亩田比种植普通水稻多收200元。现在,村民们都像他一样种上了优质稻,全村优质稻面积发展到2000多亩。

    “我不仅自己赚了钱,还带着左邻右舍一起赚钱了。”种田带给邱海平强烈的成就感,他高兴地说,“这是打工时想象不到的事情。

    粮田上规模了

    竹笮乡新街村村民郑东海将自家2亩土地租给“丰收农机合作社”,自己则受聘到合作社上班。

    近年来,宁都县按照“明确所有权,放开使用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出租、互换、转包、入股等形式有偿流转土地,逐步推行土地的规模和集约经营,实现了“多赢”。

    全国种粮大户长胜镇法沙村村民赖明生,与村民签订了租赁合同,在本村租地500多亩种植了优质稻。记者走进他的优质稻基地,看到10多名村民正在给秧苗施肥。说起现在的生活,他们都开心地说:“以前种田,秋后才有收成;现在土地租出去了,早上出工,晚上结账,收入也更高了。

    “可以连片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了效益最大化。”赖明生总结土地流转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土地流转让他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田的愿望。现在,他常年聘用10多名村民帮他打理农田,年产粮食可达1000余吨,年收入超70万元。

    世世代代被农民紧紧攥在手心里视为“命根子”的土地,被越来越多地流转开来。截至目前,该县土地流转面积超过6.5万亩,占全县粮田总面积的16.5%。

    土地还是这片土地,农户还是这批农户。然而,粮田面貌和粮农收益却大不一样了。这种不一样,就是在土地要素盘活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种粮转方式了

    这些天,湛田乡井源村村民江明禄正忙着移栽白莲种藕。此时,他已经开始对接下来的轮作打起“算盘”。

    谈起“白莲水稻轮作模式”,江明禄开心地说:“这种生态高效的耕作模式非常科学,一年下来可以为我增收1万多元呢。

    白莲生长期为3到8月,如果光种白莲,秋季的农田就荒废了。江明禄种植了10亩白莲,为充分利用农田,他萌生了“白莲跟水稻轮作”的想法,并付诸实践。

    这是一大创新,面对记者的夸奖,江明禄却摇了摇头。他说:“白莲跟水稻轮作是回归传统的耕作模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产队种一年水稻,接下来就会种一年花生,让土壤养分得到充分调节。

    随着休耕、轮作等生产方式日渐消失,传统耕作模式渐行渐远,田地只能年年“劳作”,导致地力越来越弱,收益越来越薄。在土里上忙碌了一辈子的村民邱坤说:“小时候走在地里,像踩在棉被上;现在则更像是踩在硬板子上。以往,地里到处都有一团一团的蚯蚓,现在少多了。

    “一亩地增种一茬水稻,可收获稻谷600公斤,节约肥料、虫药300元,减支增收1500多元。”采用白莲—水稻轮作的结果令人欣喜,江明禄说:“采用这种种植模式,不仅实现了农田的二次利用,还提高了水稻、白莲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水旱轮作模式既可以调节农田生态系统,改善土壤肥力和理化性质,又能降低病原物的存活率,抑制害虫数量和减少病源。”宁都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曾兰生表示,宁都县已形成了“白莲水稻”、“烟叶水稻”、“花生水稻”、“蔬菜水稻”等多种轮作模式,实现了增产与增效的有机统一。(来源:江西日报 廖海峰 记者 鄢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