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越南新娘”数量持续增多 “团购越南新娘”曝利益链

20.11.2013  10:33

    近日,针对某网站推出的“团购越南新娘”活动,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认为其涉嫌违法,可能涉及拐卖或婚姻诈骗,并称将严打以涉外婚姻为旗号的非法盈利行为。

    但事实上,自网下至网上,到越南去娶个新娘已是由来已久,并悄然形成了一个市场,以中介为龙头的利益链也悄然成型,而许多个人,也在做着这种牵线搭桥的事,并赚取不菲的收入。

    不容忽视的是,许多乱象也仍频频发生。对这类涉外婚姻及背后的中介,在堵与疏之间法律该如何“亮剑”?

我省“越南新娘”的数量呈现出持续增多的趋势

    “越南新娘”跑了

    资溪县乌石镇关刀山村村民余飞喜去年8月娶了个外国妹子,可半年后,妹子悄然离开了

    今年4月,余飞喜的幸福戛然而止。

    余飞喜是资溪县乌石镇关刀山村人,去年8月16日,余飞喜娶了个外国妹子,该女子22岁,为来自越南同塔省周成县安仁乡的苑氏民。

    从当地媒体今年1月16日的新闻照片中可以看到,苑氏民在小俩口开的小超市里,将一袋饼干递给前来买东西的老太太,两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另一张照片中,主动参加了当地舞蹈队的苑氏民穿上了写着“”字的棉袄,高兴地与众人跳着舞蹈。

    对于余飞喜来说,这样的幸福来得并不轻松。

    之前,他因为家里穷,娶不到老婆,经中间人牵线,用辛苦攒下的3万余元娶回了苑氏民,给中间人的费用也不菲。可不曾想到半年后,苑氏民悄然离开了。

    在警察的帮助下,余飞喜和家人跑遍了当地的火车站、汽车站……

    不仅仅是苑氏民,嫁到资溪县来的40名“越南新娘”中,已经跑掉了10多人……而去年嫁到抚州黎川的130余名“越南新娘”也“逃跑”了不少。就在余飞喜迎娶“越南新娘”的前几个星期,在鹰潭市余江县潢溪镇和锦江镇等地,发生了一起“越南新娘”集体失踪的案件,共涉及11户人家,涉案金额达40余万元。

    这类现象,在其他地方也不断上演。

    产业链悄然滋生

    原来以中间人介绍为主,渐次衍生出了中介组织,而以中介为龙头的产业链也悄然成型

    但新娘频频落跑,并没有使迎娶“越南新娘”之热降温。

    在农村,类似余飞喜这类困难户,想支付动辄十余万的彩礼钱娶个媳妇,有些难。当“越南新娘”贴着低价、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标签”出现在那些农村单身汉面前时,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一些越南女孩期望嫁到国外以图改变现状。从1998年至2010年,越南司法部受理了29.4万多例“越南新娘”嫁往国外的申请,涵盖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西省涉外收养和涉外婚姻登记中心副主任徐风雷称,根据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我省登记在册的“越南新娘”就有600多名,而今年截至10月,“越南新娘”已达到800多名。“早在去年,我省‘越南新娘’的数量就已经呈现出了持续增多的趋势。

    迎娶越南新娘的不仅限于农村,在一些城市也开始出现。

    一些机构也从中嗅到了“商机”,原来以中间人介绍为主,也渐次衍生出了中介组织,而以中介为龙头的产业链也悄然成型。

    由于网络发达,中介公开在网上叫卖“越南新娘”开始出现。

    在记者加入的众多专门介绍“越南新娘”的中介内部群里,几千人的团体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询问迎娶越南新娘的事宜,3万、5万、6万……叫价声充斥在交流群内。

    在某QQ群里,每当有新人加入时,一个叫做“越南新娘福建客服”就会发出来一段这样的话:“一句话,6万就可以合法领回越南老婆啦……

    按照他的解释,中介费用包含女方所有证件、婚礼全套、婚纱、摄影、聘礼、三金、翻译、包车、红包、住宿、吃饭、往返车旅费以及女方到中国的飞机票等。跟随着他的指示,记者看到了许多越南女孩的照片,他称这些都是待嫁的“越南新娘”。

    “先给6000元,到越南再慢慢选

    仅需5万元即可将越南新娘娶回家,到了越南,每次介绍多名18~30岁的待嫁新娘,直到中意为止

    按照地区分类,一个叫做“越南新娘江西客服”的工作人员与记者联系上了。

    对方称,他可以全程陪同去越南选新娘,仅需5万元即可将越南新娘娶回家。而且到了越南,可以每次介绍多名18~30岁的待嫁新娘,直到中意为止。

    “按什么形式收费?

    “分期付款,先给6000元,如果实在选不中的话我们就只要6000块,当做是去越南的旅游费了。

    据其介绍,他“今年带了6个人过来,12月还有一个预约的”。

    “没有感情基础,娶回来跑了怎么办?”记者表示担忧。

    “不会的。我老婆就是越南人,很可靠。而且越南苦得很,中国生活水平高,她们愿意过来,况且只要有了孩子她就不会想跑了。

    该工作人员自称姓叶,31岁,住在福建和江西交界的地方,三年前经“养妈”(专门给外国男性介绍越南女性的职业女人)介绍在越南认识了现在的老婆,生了一个孩子,已经两岁了。他家的全家福是其个人网站上最显眼的宣传品。

    “你那里没老婆的男人多么,你要是愿意可以介绍男的过来,开价5.5万元,多余的5000元归你。”叶某唆使道,“但是要尽量找条件好一点的,条件太差的守不住‘越南新娘’,说不定哪天就会跑掉。

    “我办好了证件马上就可以去么?”记者问道。

    “不行,最少要2个客户一起去才可以,就你一个人去我会亏本。

    在以后时间里,记者常找对方网聊。混熟了以后,对方的警惕性逐渐放松。

    随后,他透露说,今年“光棍节”之际某网站推出的“团购越南新娘”,其实不过是一种营销口号,很多中介早已如此操作。

    中介常利用语言不通操纵双方

    到了越南,客户除了中介谁也不认识,再加上语言不通,中介就成了他们惟一的救命稻草,那还不得任人宰割

    在叶某看来,娶“越南新娘”之所以出现骗婚逃婚等行为,与中介的操纵有着密切关系。

    利用双方语言不通将“越南新娘”嫁到中国来,是中介最常用的一招。

    湖北随州的刘某曾娶了一个“越南新娘”,中介告诉他女孩喜欢他,想跟他结婚。不料在拍完婚纱照的第二天,女方告诉他“自己只是来中国旅游”,当场就悔婚了,刘某空手而归。

    而等客户交完钱,利用证件问题变相留住“越南新娘”,也是中介的一大“法宝”。

    据报道称,安徽宿州的陈某腿脚不便,通过中介,他在越南认识了20岁的阿银。在离开越南的前一晚他将钱交清。中介告诉他:“都办妥了,明天就能把人带走”。谁知阿银在出境时因为证件问题被越南公安扣留了护照,陈某只能悻悻离去。

    “到了越南,客户除了中介谁也不认识,再加上语言不通,中介就成了他们惟一的救命稻草,那还不得任人宰割啊?”叶某试图把自己和他所认为的骗人的中介区分开。

    叶某还告诉记者,并不只中介会欺骗客户,客户和中介、中介和“养妈”、“养妈”和越南女孩之间也会有连环骗。“有的客户吹嘘自己有房有车,结果发现车是农车,房是农房。越南新娘最后就跑了”。

    “越南新娘没想象中那么划算。她们是为了钱嫁过来的,很多人就没想过要长久。”中介群里一位资深人士说道。

    叶某还告诉记者,很多越南农村的女孩十几岁就出来闯荡社会了,社会经验丰富。而且她们大多挨过穷,对钱有渴望,其实比大家想象中的要现实得多。

    而这些,无论是中间人,还是中介,都不会和男方提及。

    亟待立法规范涉外婚介

    涉外中介虽然违法,但如果只是一味禁止而不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将其引向正规,也不妥

    对于涉外婚介,国务院早有禁令,比如规定:严禁成立涉外婚姻介绍机构;国内婚姻介绍机构和其他任何单位都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介绍业务;任何个人不得采取欺骗手段或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或变相从事涉外婚姻介绍活动等等。但涉外婚介伴随着涉外婚姻的产生,要其自行消失,显然并不容易。

    而对于近日某网站推出的“团购越南新娘”活动,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认为其涉嫌违法,可能涉及拐卖或婚姻诈骗,并称将严打以涉外婚姻为旗号的非法盈利行为。

    对此,徐风雷称,涉外婚介虽然被严厉禁止,但涉外婚姻有市场无法否认,如果涉外婚姻没有正规机构引导,涉外不法婚介将会一直有市场,难以彻底根除。“中介为了牟取暴利,会为自己开展非法业务创造产、供、销一条龙式的便利,这对于想找‘越南新娘’的男性是非常大的诱惑”。

    据徐风雷介绍,除了“越南新娘”以外,“柬埔寨新娘”在今年更是表现出了爆炸式的增长趋势。从9、10月份的统计可以看到,“柬埔寨新娘”的数目均为“越南新娘”的两倍以上,居跨国新娘之最。

    “‘柬埔寨新娘’的问题更为严重,她们通过中介介绍,当天认识当天就能结婚登记,买卖的性质尤其严重,已经完全超过了‘越南新娘’。”徐风雷不无担忧道。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进光认为,涉外婚姻中,中介介绍双方认识,男方花钱将女方“”回来成婚,如果女方跑掉了,男方理应承担主要责任,“男方虽然是受害人,但他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有风险存在,损失应由自己承担”。

    “可如果女方纯粹是借助婚姻来骗取钱财,而中介又明知道女方会有这样的行为,仍然进行介绍的话,那么他们就属于民事欺诈,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熊进光认为,涉外中介虽然违法,但面对实现情况,如果只是一味禁止而不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将其引向正规,也不妥。

    而广东省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教授杨立勋则建议,应积极展开涉外婚介的立法研究,把涉外婚介纳入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管理中。

    ◎文/图记者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