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退贼诗

29.09.2015  11:20

  □邵光智

  说起赋诗退贼,要数郑燮吟赋的这首最有趣味和深意了,诗中不仅包含了幽默、诙谐的情调,更能看出郑燮一生为官清廉的风骨。诗曰:

  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有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夜色赶豪门。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任范县、潍县知县。板桥做官勤政为民、清廉刚正,在任上画过一幅墨竹图,上面题诗:“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中可以看出他对黎民百姓的深厚情感。

  板桥辞官归家,“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惟携黄狗一条,兰花一盆。有个小偷以为他会存下很多钱财,就趁雨夜来他家行窃。此刻,板桥正碾转反侧难眠,听有小偷光顾,心想:如高喊退贼,万一小偷动粗,自己这身子骨定不是对手,略一思考,低声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此时,贼已近床,闻诗暗惊,停住了手脚。

  郑板桥侧身向里,继续吟诗:腹内诗书有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贼人知道此官清廉,无物可偷,就要转身出门。

  郑板桥又吟:“出门休惊黄尾犬,”小偷想这还有狗啊,还是翻墙而去稳当。这时又听郑板桥吟道:“越墙莫损兰花盆。”

  小偷仔细一看,墙上果然有一盆兰花,就小心地躲开。他刚跳到墙外,又听郑板桥在屋里吟诗:“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夜色赶豪门。”这首妙趣横生的退贼诗,广为流传。板桥清廉为官的品行,更是受世人景仰称赞。同时,从“趁着夜色赶豪门。”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板桥对贪官污吏、豪门欺人者的憎恶,这也是他辞官的原因之一吧。

  有一则盗贼索要诗歌的故事,也颇为有趣。《唐诗纪事》记载:一次,唐宪宗太学博士李涉奉命去九江公干,遇暴风雨停船江上村,一伙强盗见是官船,上船抢劫。一家丁对强盗喝道:“李涉博士在此,休得无理”强盗们一听“李涉博士”四字,不敢上前。更奇怪的是,强盗头子喝退手下,躬身施礼道:“久闻李博士大名,不知肯否求诗一首?”李涉欣然赋诗一首送给他们。诗曰:

  春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相回避,世上如今半是君。强盗头子得诗喜道:这比什么金银财宝都珍贵啊!看来,晚唐虽处在风雨飘摇中,但诗歌已普及乡野,备受珍爱。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