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足协不去不看,咋能达彼岸
中国足球,何日出头?问谁最合适?答:中国足协;中国足协是个什么样的存在?答:你问我,我问谁。
北京青年报6月4日的报道说,为响应国家有关节俭的号召,中国足协已确定不会组团赴现场观摩巴西世界杯。不过对于亟待改善待遇的国家女足,协会“毫不吝啬”,刚刚获得亚洲杯季军的中国女足有望领到总额超过260万元的奖金,云云。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中国足协自2002年那举国欢腾的“中国足球进去了”的那一年,即开始组团观摩,这些年下来,连同其他国外组团考察,足协真的没少搞些豪华阵容,九州大洋走一走看一看,但看出了什么结果呢,普通人是去“看球”,足协是去“观摩”,汉语言博大精深,可实质都是一样的,更多时候,“观摩”的带给人间的是苦痛,而“看球”的还能给家人朋友带来奇闻异事博得一乐呢。其实,无论你去,或者不去,世界杯就在那里。
这么多年,足协经历了多少人事变幻,其中风云激荡,在体制、市场、诱惑、敷衍、责任、政绩等等语词间缠绕纠结,即便是某个已经在铁窗之内的前掌门人开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90分钟喊“下课”的球迷狂欢模式,可那,不过是万般无奈的自我安慰和自我砥砺,只恨自己不能从球迷变成球员。因为,你看或者不看,世界杯就在那里。
四年一度的世界杯,总有人冲着球迷说些风凉话:一个黄色的脸黑色的眼的纯中国爷们,点灯熬油外带上网淘张假病假条,就为了在凌晨时分看一帮洋人围着一个球跑来跑去,喜乐随之,谈笑系之,傻不傻呀,这不是“崇洋媚外”吗?可是,问问每个铁杆的球迷,看见球场上奔跑着的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还有东亚某国人,谁心里不是怀着那一份酸楚和期待?他们在有声而无谓地呐喊嚎叫中。对中国足球来说,无论你好好踢,或者不好好踢,世界杯真的还在那里。
足球的圆的,世界也许是平的,但中国足协一定是不缺钱的。不去组团看世界杯,是否能上升到“节俭”的高度呢?这要看参照系是什么,要是与之前给卡马乔等外籍教练开出的那天价工钱以及数不清的公共费用相比,也许,组团开销真不算啥;但与女足队员每天可怜兮兮的200块钱补助相比,的确应该是不小的节省。另外,还得比较一下以往组团看球到底花了多少,这就牵涉到有关财务公开和信息公示制度的执行情况了,在这里,足协近几年摊上了好多事儿,咱不能再揭伤疤,但也不希望有的人忘了疼。你长记性或者不长记性,世界杯依然在那里。
说说得再狠一点,中国足协如果拿不出让中国足球雄起的措施,老是玩这种今天“节俭”了,明天“学习”了,后天“反思”了,大后天“断腕”了,大大后天……小清新文牍,世界杯或许将在可以想象的时间内,永远地成为遥不可及的彼岸了。组不组团去“现场观摩”,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