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船山路有3大茶楼 跑堂的泡茶“滴水不漏”
早上泡茶铺、晚上泡澡堂,曾经是很多南昌人的习惯,俗称“早上人包水,下午水包人”。记者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南昌人口不过20多万,市区却有茶馆100多家,仅船山路一条街就有宝华楼、聚贤楼、陈源发三座大茶楼。人们在茶馆品茗听书、交朋结友、洽谈生意,上茶馆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茶馆文化透着一股浓浓的市井气息,正是这些最常见的现象,集中体现了中国茶文化精神与民众思想的结合,勾勒出原汁原味的南昌风俗图。
20万人的南昌城有茶铺100家
据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介绍,旧时南昌百姓多好品茶,茶馆生意十分兴旺。自唐朝开始,南昌就有了茶馆,但茶馆进入鼎盛期是在民国时期。
据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夕南昌不过20多万人,市区却有茶铺100多家,平均每2000人就拥有一家茶铺。仅在船山路一条街上,就有宝华楼、聚贤楼、陈源发三座大茶楼,相隔不到300米,各自设有400-500个座位。次之有箩巷的集贤楼,绳金塔的福星楼,中山路的聚仙楼、四季春、青莲阁,象山南路的松鹤楼,高桥的福寿楼,禾草街的双河楼等。民国时期,南昌市的茶楼主要集中在船山路、羊子巷、进贤门、绳金塔、高桥等地,大大小小的茶铺给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了绝佳场所。
斗大“茶”字招牌吸引顾客
旧时南昌茶铺各具特色,且按照不同人群分为不同的消费档次。记者在市档案局编撰的《南昌纪胜》一书中看到,昔日南昌的茶馆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类较普通,每家均有招牌,又另在店前悬挂写有斗大“茶”字的黑底金字木牌,以招引茶客。店堂陈设有方形简便的木桌和长板凳,每桌可容坐茶客八人,每客备有一只有盖的瓷碗,讲究的茶碗下还有托碟,竹筷一双,吃点心用。跑堂的(即服务员)做到三勤,即勤跑动,勤冲水,勤抹桌。他们肩搭抹布,手提装有开水的铜壶,在茶客中穿梭。这类茶楼中在当时较有名气的有中山路的青莲阁、子固路的黄一层楼、章江门路的端云楼等。
第二类是较小的茶店,只有七八张方桌,但经常请来民间艺人说书、唱戏。茶客多是固定的,风雨无阻,每天必来,年老体弱者也扶杖而至,直到听完整集小说故事为止。这类茶店中较有名的有瓦子角的大昌、民德路的德清园等。
第三类是上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的新型茶室,如太和堂茶室、大三元茶室,室内布置清雅舒适,适合三五知己小聚或情侣约会。
第四类是季节性的露天茶社,炎热的夏天,在公园、河边、草坪摆几张小桌,备清洁的瓷杯和上等的好茶,这类茶馆茶资较高。
旧时茶铺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
旧时进茶铺喝茶的既有达官贵人,也有普通百姓,甚至难免有惹是生非者,所以坊间有这样一句顺口溜:“茶铺茶铺,吃喝嫖赌;三教九流,甩文动武;脚踢妖龙,拳打猛虎;翻桌摔碗,老板叫苦。”
《南昌纪胜》中记载,随着社会商业经济的发展,茶馆也成为商业买卖聚集及文化活动的地方,俗称“茶会”。茶客利用饮茶时进行交易,多用行业暗语进行讨价还价。有的是摸行情信息,交流生意经,有的是排解纠纷。旧时一些有钱的瘾君子经常约到茶铺,一边抽鸦片,一边谈生意。还有的人提着鸟笼上茶馆饮茶,一些文人雅士吟诗作对,品茗谈天。另一种茶客是来市区售卖农产品和购买日用品的乡间农民,顺便上楼喝碗茶,歇脚解渴。
茶客中也混迹着帮会之徒,特别是洪帮人物在茶馆中喝茶还有一套帮规。另外有一些小偷扒手,作案后借此地敛藏或分赃。医卜星相、烟花女子也时常混杂其间。
跑堂的泡茶“滴水不漏”
老南昌茶铺都设有跑堂的,前身佩上一条围裙,肩搭抹布,双臂戴着袖套,手提开水壶,巡回为茶客添泡茶水,嘴里不停地喊着:“哦,茶来了!”跑堂的沏茶堪称一绝,只见他们一手执长嘴茶壶,将壶在手腕倾斜,热水顺着嘴管射入茶碗,一冲即准,一准即满,不多不少,滴水不漏。有时伙计还会耍出“高山流水”、“苏秦背剑”、“童子吹笛”之类的花样取悦茶客。
茶馆除了售茶,上午还供应传统点心,如油条、白糖糕、麻圆、油香、牛舌头等。下午则供应发糕、肉包等,提篮的流动小贩兜售瓜子、花生等炒货。晚上有的茶馆不售茶点,经营荤素饭菜夜宵食品,如米粉、汤面、卤食、炒菜。到了过年,每只茶杯里都会加放青橄榄和红枣,取个口彩叫“元宝茶”,茶资便要贵些。
跑堂的唱账堪称老南昌一绝
梅联华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喝一碗茶只需要一两分钱。虽然茶资低廉,但想要点杯茶从早坐到晚是不行的,因为茶铺实行早、午、晚三巡,即过了午饭、晚饭时间要重新计价。
结账又是跑堂的“大显身手”的时候。报账时,他们用特殊的腔调唱起来,其词大致是:“哦,楼上X号茶座。X位客人结了账,香片X碗X角,点心X盘X角,一共X碗加X盘,手巾把子小账在外,欢迎客人下次再来。”这种独特的唱账,不仅茶客听得清楚,坐在楼下账房柜台的老板娘也能听清楚,三方一合,如果没有差错,即付账走人。这种既实用又具娱乐性的结账方式,堪称老南昌一绝。
南昌人喝茶“作兴”听道情
茶铺不仅是品茶的地方,也是观赏文娱演出的地方。梅联华告诉记者,南昌“道情”在旧时茶馆特别“卖座”,这种曲艺形式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传入南昌城,是南昌酒馆、茶楼的保留节目。道情是中国汉族曲艺品种的一个类别,由一人演唱,演唱者一手打简板,一手打渔鼓,后加用一面小钹,构成“一打三响”,能更好地表达情感。其曲调一般是四句一段,或上下两句重复,与南昌方言结合紧密。一边品茗聊天,一边听道情戏,成为当时很多茶客最大的享受。
此外,很多茶馆还表演评书,南昌人叫“听古儒词”,有《济公传》、《水泊梁山》、《包公案》等;有的表演南昌清音、采茶戏等,深受老年茶客喜爱。
上世纪60年代茶馆曾一度绝迹
上世纪40年代,凡闹市、广场、车站、码头等地,均可见茶馆。人们在茶馆商洽有关社会事宜,商谈娶亲嫁女大事。邻里之间有矛盾纠纷,亲朋之间有情感裂痕,都以茶为媒,沟通调解,一番茶聚下来,往往能化干戈为玉帛,握手言和。大大小小的茶馆,成为那个年代市井交往最具代表性的地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式茶馆生意渐渐衰退。史料记载,1956年,南昌公私合营茶馆共有159家,到了上世纪60年代,茶馆被视为“四旧”全部关闭。改革开放以后,老式茶馆重新出现在南昌街头,但数量和规模远不如从前。梅联华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交往方式、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因素导致老式茶馆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首席记者魏莹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