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不残 爱拼才会赢

17.09.2015  19:03

20岁那年的凌厂头,打工时不幸被机器碾伤,造成右手掌终身残疾。

她与丈夫罗保根1991年在雷公尖乡园艺分场落户安家,生育一儿一女,在园艺场承包土地9亩,起初经营果园为主,当时市场不景气,一直没见收入。2007年养猪又亏了本,迫于生活困难 ,她在县工业园金发铜业打了份工,工资才600元左右,乡残联了解情况后列其为结对帮扶脱贫对象,2012年县残联列其为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发放帮扶资金6000元,危旧房顺利焕然一新。

她得知县残联出台了残疾人创业扶贫政策后,满心鼓舞。2013年7月,她根据市场调查,了解到城市居民对散养土鸡和生态土鸡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于是她和丈夫商量,想办一个养殖土鸡的种养基地,为了解决启动资金,她说服家中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兄弟投资参与入股,诚邀当地四户困难家庭入股,成立了“靖安县凌鹏飞种养专业合作社”,做到边建鸡棚边申报手续,经过短短一个月的日夜苦干,于当年8月底-9月中旬分两批购进鸡苗12000多羽,由于之前缺乏一定养鸡管理技术和防疫经验,造成小鸡出现少量死亡情况。面对困难,她没有气馁,而是及时购买有关养鸡专业书籍并与丈夫分析小鸡病情,主动和县残联、县畜牧水产局联系,请他们参与帮扶对技术进行指导,通过一个多月的精心饲养和技术交流,使她们全面掌握了土鸡散养养殖技术,小鸡死亡比例降到了最低限度。土鸡生长到近半斤后,她又根据书中所掌握的土鸡饲料喂养技术,改用玉米粉加工喂养,同时定期做好鸡舍的环境消毒,按时在土鸡饮水中加入防疫药物,使土鸡生长日见喜人。为确保土鸡食用鲜美,她坚持做到土鸡生长期不满6个月不对外出售,确保她饲养的土鸡上市让消费者放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劳的付出,迎来了她们土鸡养殖基地丰硕的成果。新年的到来,让她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可观的经济回报,她们将土鸡销售投放在春节前夕,她饲养的散养型土鸡由于物鲜味美,投入南昌市场以来,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仅春节期间,她们的土鸡销售量就达到5000多只,细细核算,每只土鸡毛利额都在20元以上,由于春节期间南昌市出现的一例禽流感病例,对他们进一步扩大销售同样带来了不少冲击。面对存栏的土鸡,由于大多数母鸡开始产蛋,面对日益上门增多和城市订购的生态土鸡蛋需求量,她和她的合作伙伴一起,将剩余的存栏土鸡列入产蛋饲养计划,以通过市场的变化,让新生的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今年,她计划进一步扩大土鸡养殖规模,增加到3万羽,同时准备将土鸡养殖融入到我县旅游业发展的行列,打造自己的土鸡品牌,做出自养土鸡的包装,让自己的事业在生态中提升品味,在乡村旅游中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在她的成功创业带动下,该场又有两户农户通过她的技术传授,也投入到生态养殖创业这块希望的田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