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端端:“达标气体”熏坏师生缘于监管睁眼瞎

31.03.2015  14:20

  3月23日,刺鼻的臭气终于导致广州萝岗区贤江小学数百师生停课。尽管在当地政府紧急处置后,学校于翌日复课,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问题短期内依然难解。(3月30日新华网)

  据报道,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贤江小学四周工厂林立,校园中时常充满了“烧焦塑料”的刺鼻臭气,学生老师不得不戴口罩,但也无法阻止臭气的“熏扰”,大量师生出现头晕头痛、咽喉痛痒等症状。更让人气愤的是,近两年的向环保部门的投诉也是“石沉大海”,等来的两次分别对学校附近的企业广州赫尔普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敏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监测竟然均是“达标排放”。

  不禁纳闷了,难道是贤江小学的所有师生的鼻子出了问题?熏坏师生的"达标气体"是否真达标?显然,这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在当地政府关闭这两家“达标排放”的涉事企业相关生产线后,贤江小学校园内再也没有空气异味,老师和学生也普遍反映感觉前所未有的呼吸顺畅。可见,症结恐怕还是所谓的“达标排放”的监测。环境和城市管理局环监处更用“‘达标排放’是指工业标准要求,与学校等居住环境要求存在差距”来敷衍搪塞和偷换概念,其实,即使是工业达标了,但如果无法适合人们呼吸,那么这样的企业也必须严格取缔。

  无独有偶,还记得,在炎陵县的炎汝高速中村收费站内,收费员们每天上班都要戴上“防毒面具”。原因是在距离收费站不到200米的高速公路匝道旁,两家污染企业长期浓烟滚滚,无处不在的烟雾貌似人间仙境,但其中却夹杂着浓厚的臭鸡蛋味,熏得人头晕恶心。

  笔者认为,“达标气体”熏坏师生缘于监管睁眼瞎。一些为地方财政收入、GDP指数作出“贡献”的生产企业往往是恶臭污染的“祸首”。但“达标气体”的出现,表面上看是设备仪器和监测技术的漏洞,导致对已经排放出去的废气难以取样检测,其实还是经济发展的导向出了问题,是地方政府“唯GDP论英雄”跑偏的政绩观在作怪。

  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达标气体”假达标的现象,一方面,环保部门要配齐配强监测设备,创新监测手段,完善技术方法,在对企业加强监管的同时,坚持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化,引入公共监督机制,让过去被视为“商业机密”的环境监测信息“公众化”,将污染真正“”在阳光下。同时可以引入第三方“环保管家”,避免企业“躲猫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让广大公众参与监督,及时投诉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积极提出意见建议,共同呵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平衡担当该担当的责任。建立环保责任问责机制,从实际出发,铁腕执法、铁面问责,强化执法手段和环境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对后期治污整改更要跟踪问效,坚决杜绝污染厂家“死灰复燃”,依靠政府、企业和社会各个阶层的合力支持、参与,唯有此,才能迎来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