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南昌几乎“逢雨必酸”

27.05.2015  12:01

    据南昌市环境监测站公布的数据,这几天,臭氧成为空气的首要污染源,一时间引发大家的热议。其实在南昌,颇为严重的酸性降水是环境和气象部门绕不开的话题。从最近一年来权威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南昌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地步,只是酸性程度不一而已。

    酸性降水频率居高不下

    省环保厅公布的环境状况质量公报显示,2013年,我省酸雨污染仍较严重,南昌、萍乡、鹰潭、抚州、上饶等地酸雨频率大于80%。与2012年相比,全省降水PH酸碱度年均值上升0.07,酸雨频率下降4.3%,酸雨污染总体略有减轻。

    打开最近半年空气质量月报,记者发现,南昌酸雨频率均为100%,可以说是“逢雨必酸”。监测发现,在南昌,第4季度酸雨污染最严重,其次是第2季度,第3季度酸雨污染最轻。由此说明,在秋末及冬春季节,南昌市酸雨程度最为严重。去年三四月,南昌还出现了强酸雨。

    南昌市环境监测站总工程师饶辉介绍,总体来讲,酸雨是个反复出现的过程,目前来说还没有证据显示,南昌的酸雨频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即便是夏季,也是酸雨频发时段,只是程度较轻而已。

    南昌为我国酸雨重灾地区之一,是国家酸雨控制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酸雨主要还只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黔和两广地区,酸雨面积17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酸雨面积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年降水pH酸碱度低于4.0,酸雨频率高达90%,基本上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

    采取措施缓解恶化趋势

    大家更为关注的是,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危害有多大?专家解释,南昌地区酸雨中的主要成分硫既有人为成因,又有生物成因。在夏秋季节以生物成因硫为主,而冬春季节以人为成因硫为主。南昌酸性降水中以硫酸根离子、钙离子、硝酸根离子浓度最高,属硫酸型降水污染。其实,全省11个设区市都曾遭到酸雨不同程度的侵害,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危害,其中,2004年全省因酸雨造成经济损失80亿元。

    专家指出,酸雨对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危害。酸雨还可使农作物大幅减产,特别是小麦,在PH酸碱度为3.5的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7%,PH酸碱度为3.0时减产21.6%,PH酸碱度为2.5时减产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植物危害也较大,常使森林和植物树叶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环保专家称,酸雨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比如,用煤气或天然气代替烧煤,节约用电,支持公共交通,购买包装简单的商品等。

    近年来,南昌环保部门一直在推动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对重点污染源烟气排放实施自动监控,控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酸雨恶化的趋势。(记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