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宁:返乡笔记折射城乡文化融通不足

26.02.2015  12:58

  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截至昨晚9点,该文在微信公众号“市政厅”上阅读量已超过4.6万多次。近似“疯狂”的转发量让作者王磊光感到不安和不理解,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媒体事件,自己不过是“不小心卷入了其中”。(2月25日 南方都市报)

  “乡愁”对于有家乡的人来说是内心怦然跳动和炽热的赤子心。然而城乡文化的差异却让别离乡村、久居城市的人们面对“乡愁”惶惶不安,以至“近年情更怯”了。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既有城乡社会心理冲突,也有城乡“双文化”个体的纠结,如:80后博士生王磊光的返乡笔记就以深切的归属感和浓浓的家园情结向我们剖析了城乡文化融通不足。

  事实上,对通过考上大学进城的农村青年而言,城乡文化融通不够不仅表现在生活方式上,而且体现于对传统文化形态保护。正如他在文中指出,“农民处于‘个人自治’的状态”,唯有春节的力量、祭祀、葬礼才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和交往,原有的“过年时相互串门,集体上街玩”等朴素文化交流已经消失,这对自小在农村出生长大、拥有儿时记忆最深的乡村土文化;又经过城市文化生活洗礼、接受高等教育的城乡“双文化”的博士生王磊光来说,两种文化相互间融通不足,导致了文化心理冲突,既希望儿时乡村文化的图画慰籍自己“乡愁”,留住传统民俗民风的原始形态,又欢喜自己的乡村享受到了城乡一体化带来的生活便利,但城乡文化不够融通的现实却使他很纠结无奈。

  可以说,返乡笔记反映出的城乡文化的不通融,直接使王磊光产生了“知识的无力感”。使他认为读书出来后,应该为家乡做些什么、有所为的想法产生了摇摆,不知该如何用所学知识来消解城乡文化间的隔阂。

  毋庸置疑,由于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和文化板块的不同,城乡文化可谓形态缤纷、风情各异。尤其在乡村解决温饱,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乡村传统文化已然日渐成为人们固守的精神家园。由此,无论何种原因离开乡村,无论出门在外挣钱多少,每逢春节,出于归属感的渴望,人们都会赶着回老家过年。

  而正是有了乡村这一原始状态的“家园”垫底,他们就不会去考虑阶层差别、生活方式的差别;就会不计较经济压力多大,除举家之力在县城买房外,仍要在村里建幢楼;就会不管人在何地,每年都要回家过年拜年,给祖宗上坟“送亮”,以至于为守住自己文化的根基,修族谱、兴祠堂、建家庙,这不仅是对家族的辉煌与传统的继续,更体现对家族祖先长辈的缅怀和尊敬。“家园”的根基在,农民精神就活力迸现,传统文化就常青常存。

  值得关注的是,返乡笔记描绘的城乡文化在融合过程中产生的差异不可小觑。如,农村人对房子车子的过于重视,娶妻动则要六到八万的彩礼等,虽说是片面的物质生活攀比,但这恰恰表现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渗透出现了问题,使乡村纯朴、真诚和简单的文化根基被人为的物质化,甚至商业化。应当从有利于农村进步和农村文明的文化视角出发,在保持乡村优良本地文化基础上,摒弃“物利”文化元素,通过精英的文化引导和大众的文化活动,恢复乡村本真文化生活,从而使城乡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