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家乡工作?江西省不少年轻人为此伤脑筋!

12.02.2014  13:44

其实我挺想留在家乡工作,可现实让我很无奈。”2月10日,面对记者采访,日本留学回国的万敏慧说她决定离开南昌,再回北京找工作。她已经很多年没在家过年了,这次回南昌待了一个月,她和父母都十分开心。对于即将再次离开家乡,万敏慧说,虽然很不舍但也没办法,因为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到北上广打拼还是回到家乡工作?和万敏慧一样,许多年轻人正在为此伤脑筋。

为什么年轻人愿去北上广打拼,即使过得异常艰苦、远离亲人,仍然义无反顾,在家踏实过日子难道不好吗?近日,一名署名“王远成”网友的回答引发了许多人共鸣,“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这一话题再度被点燃。“王远成”自称从西安某民办大专毕业,家乡属三线城市,他在长帖中写道:“上海是个神奇的城市,那里不问你的出身和学历,不会鄙视你的家庭条件,只看你是否努力……”在他所列举的对家乡失望的原因中,“没有合适的工作”、“人际关系就是一切”两点首当其冲。

在抚州小伙胡兵看来,“王远成”的分析有一定道理。胡兵2007年考入东北财经大学,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著名科技公司的青岛分部做销售。胡兵说,2012年10月,他辞职回家,希望能在省内找一份工作。然而,连续2个月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胡兵对自己当初的想法产生了动摇。后来,胡兵去了广州,在一家快销品公司工作,待遇不错,一切都挺顺心。如今,不出意外,他将在广州定居。

与万敏慧和胡兵选择再次离开相比,2013年从北京回到家乡工作的南昌人马超较为幸运。因为正当他准备辞职时,公司宣布在南昌建立新基地。借着这东风,马超顺利回到家乡。回南昌以后,马超在公司负责招聘工作。在筛选简历的过程中,他发现,多数应聘者是在外地想回来的江西人,本地的求职者很少。对此,马超认为,一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机会多、待遇高,本地学软件的年轻人起初都喜欢往外跑。等转了一圈后,大部分人又想回来。

每年的春节前后是返乡人才找工作的高峰期。依照往年情况,本地招聘企业提供的岗位以普工、技工、服务类为主。此外,近两年,大型集团公司组织的专场招聘会也越来越多。据统计,2013年,我省在外地读书回南昌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有1万多人。江西省人才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江西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基层和技术人员以及中高级人才,工作5年以上、在某个行业或岗位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管理型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最受欢迎。

针对以上情况,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邓虹表示,年轻人在“逃离”与“逃回”之间做选择时,应该将个人能力发展作为考虑的第一要件,盲目追随大流、草率离开或者回到家乡都容易耽误青春。同时,南昌应逐步放松管制,使人员、信息、资本的流动更趋合理和平衡,加快城市化速度,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记者 万仁辉)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