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锋:10天拆除18家机关单位,这是要干嘛?

18.12.2013  11:18

  近日,贵州黔南以棚户区改造为名,将州检察院、物价局、统计局等18家州直属机关单位的办公楼在10天内全部拆迁,其中包括尚未装修结束的办公楼。公布的改造规划显示,拆掉这些单位的办公楼是为了建广场、修公园,打造城市亮点景观,盘活土地,提高土地的价值。(12月17日中国广播网)

  10天拆除18家机关单位,其中包括尚未装修结束的办公楼。如此大手笔的拆迁项目是要干吗?答案是此地要进行棚户区改造,然而再愚钝的观察者也看的真切,这些“楼外面贴着崭新的瓷砖,里面墙上看上去也刚粉刷过不久”的机关办公楼,压根就和棚户区扯不上半点关系。但在“一声令下”中,它们在十天之内从建筑变成了瓦砾。

  棚户区改造是中央让老百姓从忧居变宜居的惠民工程,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点之一。在新闻中我们也看到,办公楼周围的确有破旧的民宅忧居,它们无疑是棚户区改造的重点。但在城市规划者的蓝图下,棚户区并非一个万能的“”,那些功能良好、设备完善的机关办公楼不应该被丢进来。

  此外,一些公共设施良好、建成年份并不久的居民楼也被画在大拆大建的圈里。“打造城市亮点景观,提高土地的价值”是当地媒体给的说法,想必当地政府也都是这般通盘考虑的。然而某些城市改造中,并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成本、民意等方面,是不是应该做更多的考量呢?

  新闻中,有民众表示“这样的棚户区改造让人看不懂”,也有人说“算不来帐,败家子”。岂止是他们看不懂,想必看过新闻的人都会有这样的质疑。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本应该在更多的时候考虑到群众的感受,毕竟老百姓的评价将是对自己政绩的重要评分标准。如今有群众不叫好,那是不是也应该拷问当初“一声令下”者的初衷呢?

  还有个细节让人闹心。新闻中那些机关通过外租来维持办公秩序,不仅百姓办事不方便,找不到场所,那动辄几十万的租金也是一笔不菲的公帑消费。有人说这是“黎明前的黑暗,分娩前的阵痛”。如此有才的话放在新闻语境中,的确听起来有点讽刺。

  中组部已经推出考核新规,重拳破除了地方政府GDP的盲目崇拜,相关部门也就“要求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清理办公用房”有着明确说法,城镇化建设中央也明确要求“不搞大拆大建”。这些都是为防止地方政府用公司化的方式来完成发展任务。河南卢氏县委土坯房中办公是我们强加不了的安贫乐道,但某些地方政府也应该在为民谋福祉的进程中,多些精打细算。图纸上的建筑固然让人向往,但实用的还是那健在的办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