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展我省乡镇学前教育

03.07.2015  13:49

  ●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编者按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涉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今年4月,为了解我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落实情况,针对我省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突出问题,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成“我省乡镇学前教育”调研组,赴上饶市弋阳县、铅山县、广丰区和赣州市全南县、定南县、信丰县两市六县20多所乡镇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实地考察了3个设区市的乡镇幼儿园,最终形成了这份调研报告。报告就我省乡镇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充分借鉴了广西的经验做法,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此作出重要批示。省委书记强卫同志批示:“请送朱虹同志阅。该调研报告提出的办好我省学前教育的一些措施建议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积极采纳”;省政府副省长朱虹同志批示:“转教育厅认真落实强书记指示,对一些建议研究后提出实施意见。”日前,省教育厅已就报告所提建议逐条提出了详细具体的“八项十三条”实施办法。现将报告主要内容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乡镇“入园难”现象有所缓解

  第一期《计划》实施三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断加大。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支持我省33.3亿元,省财政投入6.7亿元,各市、县(区)投入30多亿元发展学前教育。各设区市、县均制定了本市、县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并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各乡镇基本新建或规划了1所公办幼儿园。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11485所,比2010年增加2967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218所,比2010年增加791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65.1%,比2010年提高10.1%,这些数字的增长,乡镇一级做出了主要贡献。上饶市2011年以来对学前教育投入累计达近5亿元,赣州市为幼儿园新购买的标准化校车每辆补助5万元,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为乡镇公办幼儿园争取了部分教师编制。总体来看,学前教育资源快速增加,公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比例有所提高,在园幼儿数量明显增加,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有10个百分点以上的大幅提高。在实地调研中调研组看到,各县、乡、镇新建的公办幼儿园园舍规划符合要求、教学设施较充足,大部分能按照“两教一保”要求配备教师,保教活动比较规范,成为当地学前教育发展的领头羊;一批知名幼教品牌连锁园等新兴幼儿园走入乡镇,为当地适龄幼儿入园提供了更多选择;不少民办幼儿园的投资人、园长顶着收入低、开支大、风险高的压力坚持办园十余年,办园水平逐步提高,成为当地百姓信任的幼儿园,总体来看,“入园难”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缓解。

  乡镇学前教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公办园比例过低,引领示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全省各设区市公办园占所有幼儿园比例均在10%左右,有的只有6%,且办学历史长、规模大的公办园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和县城,大部分乡镇只有1所新建的公办幼儿园,有些乡镇甚至没有一所已经建成投入运营的公办园,广大适龄儿童进入条件好、收费低、办园规范的公办园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公办园数量过少导致对民办园在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不够。

  公办园规划、筹建、运营存在一定困难。对照《计划》,还有部分乡镇新建公办幼儿园工作未能完成,主要存在一些客观困难,如征地难、资金难、审批难等。有些幼儿园因为征地困难,建在乡镇中心区边缘;有些幼儿园为了争取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项目资金,没有认真调研实际情况,在已经因为生源减少而废弃的小学校舍基础上改建,结果造成生源不足、资源浪费;有些项目在争取到上级项目资金后,因县财政配套资金难以到位而无法启动,项目资金闲置浪费;幼儿园建设多为一次性项目资金投入,建成后运行保障没有财政资金支撑,教师编制没有解决,收费低廉,长期运行压力大。

  民办幼儿园生存压力大,办园水平难以提高。不同于城市民办幼儿园收费较高、不乏“贵族园”的现象,由于收入水平和家长观念的限制,为吸引生源提高竞争力,乡镇民办幼儿园收费普遍不高,位于县城所在镇、有一定规模、条件尚可的幼儿园,大多每学期保教费在1500-2000之间,其他乡镇只有800元左右,条件差些的幼儿园收费更低。民办幼儿园并不是非营利机构,如此低廉的收费,又无其他收入来源,主办者为维持运营并赚取一定利润,几乎不可能做到控制班额、配齐“两教一保”。特别是大量存在的“作坊式”无证幼儿园无充足场地、无合格师资,只能为孩子提供“保姆式”照顾,遑论提高软硬件水平和保教质量,却因为执法难、社会需求大而无法关停。

  幼儿师资匮乏,队伍不稳定、素质参差不齐。一是原有公办园多年未核编、增编,新建公办园大多只有园长和几个教师编制,其他教师只能自聘,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二是民办幼儿园教师月工资基本在1000-2000元之间,没有缴纳“五险一金”,保育员收入更低。同时,幼儿教师工作十分辛苦,有的幼儿园一个教师要照顾40多个托班的孩子一整天。由于工作量大、收入低,幼儿教师队伍稳定性很差,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许多教师是初中、高中毕业就匆匆上岗,民办幼儿园基本每学期都需为招聘新教师发愁,一些幼儿园每年调出调进的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1/3以上。因此不愿在教师培训上过多投入,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得不到提高。男教师奇缺,占教师总数不到1%,调研的20多所幼儿园中,只有1位男教师,还是4所幼儿园共同聘请、各园轮流上课。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幼儿园保教活动不规范,“小学化”现象较严重。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又普遍对幼儿成长规律缺乏科学认识,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就要多学些“有用”的知识;乡镇幼儿园中留守儿童占比往往在70%以上,照顾他们的祖辈绝大部分更是抱着“花钱上幼儿园,一个字都没学会就亏了”的心态。为了迎合家长,招揽和留住生源,加之一些幼儿园教师本身就是小学富余教师转岗而来,师资水平又有限,许多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用教小学的方法教孩子认字、写字、数学、英语,小朋友们双手放在背后读课文,甚至还要做家庭作业。这已超越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为孩子日后保持旺盛学习兴趣、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埋下隐患。

  校车管理陷于两难瓶颈,消防、卫生仍存在安全隐患。我省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校车安全,加强校车管理,幼儿园现在使用的基本都是规范校车。但是,为了规避风险,大部分公办幼儿园不使用校车,有的县还规定校车在幼儿园“五公里以外、两公里以内”不可接送幼儿,虽然降低了事故发生概率,但也使不少偏远地区儿童入园更加困难,不得不放弃入园或选择离家近、条件差的“作坊式”无证园。同时,许多幼儿园特别是无证园的消防、卫生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如大部分乡镇幼儿园都没有配保健医生,有些幼儿园园舍采光、通风条件差,有的还没有通自来水等,极易引起传染性疾病蔓延。

  教材及玩教具不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够。各乡镇幼儿园教材选用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且其中我省的传统民谣、手工艺、风俗与自然特色未得到充分体现;幼儿园玩教具制作与使用大多与城市幼儿园相似,对乡镇、农村特有的沙土、植物等没有充分利用,乡镇幼儿园的“乡镇”特点没有凸显,“乡镇”地域优势没有发挥。

  发展我省乡镇学前教育的建议

  加强规划,合理配置、充分使用学前教育资源。根据人口分布现状和城镇化进程趋势,优化幼儿园网点布局规划,根据规划在土地出让时明确用途、给予优惠政策,新建公办幼儿园选址尽量避免在已有达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区域重复建设,在利用闲置校舍改造时注意认真调研测算生源情况,最大限度利用好学前教育资源。在给基层政府下达幼儿园建设项目和资金时,要充分考虑基层政府财政配套资金的支付能力,配套下达用地指标,确保项目能够落地并发挥效益。

  加大投入,建立完善公办园运行保障机制。出台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保障幼儿教师绩效工资等待遇足额发放到位。幼儿园教师编制问题是全省的共性问题,建议为公办幼儿园教师单独核定编制并及时补充到位,如当前增加编制确有困难,可通过现有编制内部结构性调整,或设立学前教育公益性岗位,招聘到教师后签订劳动合同,由政府承担工资并缴纳“五险一金”,使公办幼儿园能良性运转、提升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我省已出台《学前教育项目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方案》,对接收符合条件适龄儿童入园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给予一定补贴。建议尽快明确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标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此项政策,并探索尝试更多办法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如政府收购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部分股权;参考民办连锁园模式,吸引社会力量举办优质公办幼儿园连锁分园;将建成的幼儿园低价出租给有资质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办“公办民营”幼儿园;积极联系慈善基金、公益组织等来我省乡镇设立幼儿园等。例如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起的“山村幼儿园”计划已经在青海、湖南等省农村地区实施并取得较好效果,我省可主动对接引进。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壮大一批办园规范、收费合理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满足更多适龄儿童的入园需要,使“作坊式”无证幼儿园没有生存空间而自然淘汰。

  实行奖补政策,激励幼儿园提升办园水平。借鉴广西壮族自治区经验,设立学前教育专项奖补资金,制定出台普惠性幼儿园奖补政策,对符合办园标准、保教活动规范、收费合理的优秀普惠性幼儿园实行以奖代补,用于校舍校车维修、玩教具添置、教师培训、体检、购买保险等,每年进行严格的审计和验收,并向社会公示。通过政府奖补资金引导,激励民办幼儿园自觉规范保教活动、提升办园质量,为普惠性学前教育提供服务。

  改变管理模式,着力提升民办园师资队伍素质与稳定性。通过统一考试,将合格幼儿教师纳入县人才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办理各种社会保险。农村幼儿教师统一由县人才服务中心进行人事派遣,县教育行政部门协助管理,幼儿园通过人才服务中心聘用师资,把住师资入口关。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针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项补贴政策,对在职民办幼儿教师进行专项补贴,为每位民办园教师设立一个账户直接发放政府补贴,根据教师学历、职称、从教年限,设定不同级别补贴。对教师培训实行积分制,如积分达到一定标准,还可增加补贴,以鼓励教师提高素质、安心工作,同时使教师得到实惠。同时,对幼儿园教师给予精神上的肯定,建议人事部门制定切实措施,在幼儿园教师评定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享受与公办教师同等权利和机会。推动公办园结对帮扶民办园,委派教师到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挂职锻炼。推广巡回支教试点经验,招募一批观念新、素质强、热爱教育事业的志愿者投身学前教育事业。鉴于幼儿园教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建议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共同制定政策,借鉴国家已实行多年的“免费师范生”政策和江苏等省的相关经验,开展“免费男幼师培养计划”,每年在高校招生计划中适当安排一定比例的男生名额。

  明确责任,兼顾幼儿园安全与效益。明确地方政府、各行政管理部门和幼儿园各自权责,对存在消防、卫生、交通隐患的无证幼儿园必须取缔,预防出现重大事故;对已经购买规范校车的,如遵守规定运营仍出现事故,应明确按交通法规追究责任,以免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规避风险,放弃接送路途远的幼儿入园,降低学前教育资源使用效益。

  编写特色教材,使幼儿感受传承家乡之美。组织专家编写一套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突出江西本土特色的幼儿教材,内容包括本土民谣儿歌、艺术手工、民俗文化、自然特点等,并设计相应教案,引导教师利用身边事物制作玩教具、开展保教活动,使幼儿能从小感受家乡之美,未来能记得住乡愁。加强家园共育,在全社会普及科学育儿观念。倡导幼儿园通过设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布置宣传栏、分发宣传册等方式,向家长普及科学的育儿知识;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微博等现代通信手段,与留守儿童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形成学前教育合力;严格禁止小学招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考试、分班。在全社会树立正确育儿观念,从源头刹住学前教育“小学化”之风,保护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调研组成员

  熊正明省政协常委、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江西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

  陈坚 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叶存洪省政协委员,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

  张旦丹省政协委员、南昌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

  招则庆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侯疆 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副调研员

  冯芳 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

  李欢 南昌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蔡斯嘉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相关链接

  Δ清理整合规范教育专项资金今年,我省将把省级教育专项资金数量由现有的约60项压减至30项左右,大幅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大幅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赋予地方和高校更多的教育经费安排使用自主权。按照“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把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保障教师工资足额发放,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足额安排学校基本运行的公用经费,保障学校的良好运转。重点加大学前教育、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的投入,重点加大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中央苏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投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特殊教育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平等接受教育。

  Δ投入19亿元改善农村教育去年12月,我省下达三笔共19亿余元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学前教育、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为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入园需求,我省下达学前教育发展综合奖补资金7.89亿元。其中7.42亿元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奖补资金用于改扩建公办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在乡村和城乡接合部新建幼儿园等,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奖励等方式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对接受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幼儿园给予奖励性资助。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
姚增科在宜春市看望慰问抗战老战士老同志
  本报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政协新闻网
江西省政协: 贫困县“清零”背后的政协力量
蔡久伟   “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赣县区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