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急奋进的鼓点 吉水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09.06.2014  14:17

    初夏时节,吉水开放型经济强劲发展,芬芳竞相绽放:世界500强百威英博啤酒、上市公司正邦集团抓紧“安营扎寨”;工业园扩区调区获省政府正式批复,全国商务行政执法示范点、江西十佳宜商县城、全省开放型经济工作综合奖、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先进县一等奖等荣誉接踵而至。

    置身吉水,听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奋进交响曲,看到的是层出不穷的发展亮点,感受到的是项目建设的激越鼓点。1至4月份,全县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个,实际引进内资10.78亿元,同比增长20.99%;实际利用外资1431万美元,同比增长32.50%;

    筑优“一流平台”构建承接强磁

    场近日,吉水工业园扩区调区正式获省政府批准,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由233.33公顷扩大至854.25公顷,面积扩大近四倍。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吉水工业园区生产企业达180余家,基本形成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林化香料等产业集群,成为了吉水经济加速崛起的核心增长极,项目集聚、产业集群的主阵地。为优化工业园区空间结构,解决园区远期建设发展问题,该县立足于“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定位,聘请高资质专家进行科学设计扩区调区规划,规划建设方案于今年3月经省专家组评审一致通过。扩区调区后的吉水工业园,又提出了“百个亿元项目”和“三大百亿产业”的奋斗目标。

    为优化平台建设,该县还以“产城融合、园城一体”为目标,加强硬环境建设,加快完善城西教育园区、住宅和服务配套体系建设,有效解决园区员工子女入学、就业、技能培训等难题;加强软环境建设,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办事环节,优质服务“零距离”,环境保障“零干扰”,落实政策“零折扣”。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该县8家银行与22家企业通过“财园信贷通”等方式签约,达成签约金额11.89亿元。

    坚持“双轮驱动”主攻项目大招商

    4月份以来,新时代皮具有限公司进入了生产旺季,业务订单一笔接一笔。该公司是由醪桥镇在外创业成功人士邓军善回乡投资1.1亿元兴办的,年产各类箱、包(袋)等皮具30万件,还带动了近600名乡亲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吉水,像这样被请进来的“内商”就有500多人,兴办大小企业150余家,其中投资5000万以上的重大项目20余家。

    为充分利用招商资源,该县实施走出去招“外商”、把“内商”请进来“双轮驱动”战略。一方面,以电子信息、林化香料、绿色食品、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为重点组建5个专业招商队,紧紧盯住世界500强、国内200强、央企、上市公司等重大企业,大力开展委托招商、“敲门式”招商,以及产业链招商、工业地产招商、关联性企业参股招商等多种产业承接模式,通过筹办全国林化香精香料企业走进吉水、国家国防科工局对口支援电子信息产业、吉台农业产业合作恳谈、全市第一届井冈蜜柚节等系列活动,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1个,实际完成内资25.21亿元。另一方面,规划近千亩开辟了返乡创业园,采取“出台一套政策、打造一个平台、唤起一片乡情、提供一流服务”举措,千方百计吸引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如今,许多本地客商返乡回流,创办了投顺鞋业、金田粮油、喜伟皮革、吉星文化、福达香料等一大批实业,形成了覆盖林化香料、货运物流、箱包皮具、绿色食品等产业的新格局。

    紧抓“三大机遇”打造产业升级版

    今年年初,中电科技集团第二十三所总投资约3亿元的航空航天线缆产业化项目成功落户吉水,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税收达1500万元。该项目是国家出台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后,首个落户在我省的对口支援工业项目、首个国防科工局安排政府投资的支援项目,也是落户在我市首个军工央企项目。

    该县紧抓“苏区产业振兴、吉泰走廊‘试验田’、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三大历史性机遇,举全县之力决战“工业突围”,紧盯产业项目、效益项目和规模项目招商,加快对接港台、对接央企,在招大引强、靠大联强上求突破,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该县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园、电镀集控区和正在筹办的国防科技产业平台,全力策应国家国防科工局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对口帮扶,做大做强景旺电子、嘉泰电子、吉西电子、富创电子等骨干企业,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依托绿色食品产业园平台,在原有粮油加工、禽类加工的基础上,通过百威啤酒、金田麦食品、金柚果品等新兴企业带动,推动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化、多元化发展。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为契机,依托大东山、燕坊古村、毛泽东祖籍苑、库区水面等各种旅游资源,聘请专业设计单位对库区旅游商贸市场进行科学规划,精心包装一批重大旅游服务项目,招引一批有实力的现代旅游综合开发企业。(来源:井冈山报 聂刚、姚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