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县大力夯实交通设施建设不断提升科技管理水平
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新一届县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根据进贤县的实际,提出“一年强基础,二年求突破,三年大变样”总体目标,成立七大指挥部,扎实推进全县各项工作。其中县城市管理指挥部把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精心部署。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指挥长陈建华,副县长、公安局长、副指挥长颜建保多次率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实地解决实际问题。交警大队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开展工作,邀请市交管局和设施厂的专家进行勘察规划,先后形成专报8份,县政府先后拔款746万元用于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为维护全县道路交通畅通有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完善路网,形成循环
为解决进贤县城“南北不畅”、“东西不通”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采取超常举措构建微循环。 一是 加紧推进县城以北的罗溪镇辖区内新修320绕城国道,减轻县城进贤大道来往车辆通行压力,2014年底可基本通车; 二是 延伸中山大道,往北打通断头路,往南连接沪昆高铁进贤站,12月初可全线通车; 三是 延伸胜利路,往北在马颈港建设幸福桥,往南接通进贤火车站; 四是 拓宽军湖路北门桥以北道路,加快通行流量。
夯实基础,完善硬件
该县按照市治乱办提出的“凡是有条件的道路,一律安装护栏;凡是有条件的路口,一律安装交通信号灯;凡有信号灯且具备条件的路口,一律安装电子警察”、“用科技手段、物理设施规范市民交通行为”等一系列具体要求,在充分听取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各界和专家意见建议后,经过反复调研反复论证,新增安装了一批信号灯、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其中新增固定信号灯、电子警察13套,移动信号灯3套,新增停车泊位300个、更新停车泊位700个,新增标线1.6万平方米,新增标志标牌189套,新增交通护栏1000米,新增固定测速仪8套,新增单行道抓拍设施3套,新增重点路口交通违法抓拍系统6套。
提示先行,消除隐患
县政府对治理事故黑点高度重视,组织交警、交通、公路等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加大对险路、危险路段增设提示标牌,落实责任单位和人员,限期整改。 一是 在重要路口、路段安装震荡波减速带1000米, 二是 在全县100个平交路口、临水、临崖等事故隐患路段安装了简易装置(提示、警示标牌,简易减速装置等), 三是 在县城中山大道、云桥北路等花坛开口较多的路段安装反光柱60根,在云桥南路电杆上粘贴反光膜80余处。
建章立制,常态管理
县政府各职能部门按照边整治边巩固、边完善边建章的原则,加强交通设施管理。 一是 制定《进贤县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办法》,明确交通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内容; 二是 明确责任,建立分工负责和协查制度,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落实责任人划分区域分别对交通设施进行日常管理; 三是 建立完善“日巡查、月保养”的道路交通设施常态化管理机制。对分管区域分管该类设施的管理责任人对重点路段每天至少巡查一次,一般路段3天内巡查一次,并如实记录巡查修复日志; 四是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若群众举报或发现道路交通设施损坏的,必须及时到达现场并指定人员限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