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哪场战斗曾令英军竖大拇指喊“中国顶好”

27.05.2015  14:47

  核心提示:由于刘团打开了一个大缺口,被包围的英军其余部队7000多人全部杀出重围。这些被围困3天的英军官兵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大声喊着“中国顶好”。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一日,报道仁安羌大捷的《大公报

  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作者:徐轶,原题为:《仁安羌大捷,中国远征军的首次胜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缅甸。应盟军的邀请,国民政府派远征军入缅作战。1942年3月,一支名不见经传的部队,新38师113团在团长刘放吾的率领下,在缅甸仁安羌击溃了正在包围英军的日军精锐部队,解救出7000余人的被围盟军,取得了中国远征军在境外的首次胜利。

  113团隶属张轸的第66军38师,属于非蒋介石嫡系,而三十八师又非张轸的嫡系,所以有人称113团为“杂牌中的杂牌”。对于113团取胜的原因,刘放吾曾谦虚地认为:由于战前113团官兵严格训练枪法,再加上英军炮火命中率高,日军过于骄横轻敌——这些原因综合促成了仁安羌大捷。

  赶赴前线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并迅速攻占东南亚,1942年3月上旬进占当时的英属殖民地缅甸首都仰光。

  日军在占领仰光后,分兵三路北犯。仁安羌位于缅甸曼德勒西南250公里,南临因河,西临伊洛瓦底江,北靠平墙河,东接山脉,是缅甸的大油田,当时年产量达100万吨,从而成为日军夺取的重要战略目标。

  当时,英军人数虽多,但士气全无。为了尽早撤退,他们于15日开始炸毁油田。日军33师团长樱井闻讯后即命属下两个联队火速赶到仁安羌,企图断绝英军退路,继而实施包围,全歼英军守卫部队。

  此时,正值国民政府应盟国的请求,向缅甸派遣远征军。14日下午5时,远征军新38师师长孙立人命令113团支援英军。113团在团长刘放吾率领下,在16日午后4时火速向仁安羌进发。

  113团虽然是由税警团改编而成的部队,不属于“中央军”。但在团长刘放吾的带领下,有着过硬的本领——他们平时注意训练,每人每天至少跑5000米;全团官兵实弹射击的成绩由团长亲自抓,因此命中率达到七成以上。士兵多是邻里乡亲,是团长刘放吾从家乡招募而来的,他们彼此扶持照顾,非常有凝聚力。

  刘放吾率全团官兵到达仁安羌后,立即挺进到平墙河河岸,并派副团长曾琪赴河岸附近侦察敌情。这时,侦察兵发现有小股日军在113团附近活动,刘放吾当即命令3营发起攻击,一举消灭了这部分日军。在观察敌情后,刘放吾立即向孙立人建议,应该首先夺取跨越平墙河上的大桥,消灭北岸的日军守军,然后再夺取仁安羌。他的计划得到了孙立人的批准。

  首战告捷

  18日凌晨,刘放吾率领各营在英军重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向平墙河北岸的日军发起进攻。已经包围英军的日军虽发现腹背受敌,但轻视中国军队,他们一面用大炮向113团阵地猛烈轰击,一面组织反击。刘放吾组织火力打击敌人的火力点,并命令部队向敌阵地迅速发起进攻。午后4时左右,113团攻克敌军阵地,日军纷纷向河对岸逃去。当天晚上,刘放吾命部下彻夜守卫,为防止敌人夜间反扑,派小部队向对岸之敌实施骚扰。


  此前,被围困的英军也得知中国远征军前来营救,在18日也配合113团发起进攻,却被日军击退,于是再次向孙立人求援。孙立人当即回应说:19日拂晓会发起进攻,并保证一定救英军突围。

  拂晓攻击前,英军将领斯利姆却对刘放吾的能力有些“不放心”,孙立人当即邀请斯利姆一同赴前线视察。在前线的刘放吾立刻明白了斯利姆的用意,邀请他到各营部视察。视察完营部后,又邀请斯利姆“往连部走走”。这让斯利姆很尴尬,因为他看到113团进攻即将开始,心里有些害怕。但在刘放吾的再三邀请下,他只好鼓起勇气,和刘放吾一起视察了前沿连部。斯利姆抵达连指挥所时,113团进攻的枪炮声已经响起,刘放吾在阵地上看着斯利姆,“露齿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