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 强履职动力 创新的作为

10.07.2015  13:32

  ●汤其安

  新时期、新常态、新起点,赋予人民政协新的任务使命,呼唤人民政协新的责任担当,期待人民政协新的努力作为。作为新时期的政协工作者,定当积极探索履行职能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履职水平。

  以协商民主“新常态”,在发展民主政治上迈出新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建立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是不断完善政协委员调研视察、更好发挥专委会和委员作用的新渠道。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统筹各方利益诉求,寻求最大公约数,广开言路,广纳群策,广集民智。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准发挥政协优势与服务发展的结合点,聚焦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踏准节奏履职尽责,采取资政会议、提案办理协商、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等多种方式协商议政,多建符合实际的良言,多献务实管用的良策,努力把政协的人才智力优势转化为促进发展的工作优势。

  以服务基层“新常态”,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凝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是政协履职的重要价值追求,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政协重大职责所系。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委员广泛代表性的优势作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维护稳定。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勤走基层,深入群众,更加关心群众疾苦,关注弱势群体,更加注重倾听基层群众的意见,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督促落实民生工程和惠民政策,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做帮扶企业的实事。坚决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促进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界别之间的合作共事,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和谐正能量,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以善作善为“新常态”,在增强履职能力上展现精气神。新常态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不断创新履职方式方法,着力提升政协机关和政协委员在新常态下履职尽责的能力,才能使政协工作永葆青春活力。政治理论学习应该常抓不懈,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专业知识应该学精学透,提高服务水平;法律法规应该深学多思,强化法治思维,提升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改进协商、调研、监督等履职方法,提高履职实效;对报送的履职成果进行跟踪问效,确保可行性建议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策。政协委员应该充分发挥优势,扎实工作,保持一流工作状态,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发挥政协委员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珍惜政协委员身份和荣誉,进一步树立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良好形象。 (作者系萍乡市湘东区政协主席)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