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美经济”背后几多丑态?

09.12.2014  19:18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题:一年百场、利润30%,“选美经济”背后几多丑态?

  新华社记者涂铭 熊琳

  同一项“世界级选美赛事”,一模一样的比赛名称,却有两家公司争相举办,且都称具备授权资格。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日前审理的一起“选美”冠名权之争,向世人揭开“选美热”的一角。近年来,冠以“世界”“环球”“国际”的“选美”大赛不断,背后的一些丑态也相伴而出。

   选美乱象窥视:“顶级比赛”一花二主

  一场号称世界“顶级”的选美赛事,究竟谁有举办资质,到底哪一家属于知名服务?12月1日,中广金桥(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称易廷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开庭。虽然案件的标的额不高,但两家都希望通过诉讼争取到办选美赛事的“品牌”举办权。

  原告方律师赵虎认为,被告方在没有举办第1至40届赛事的情况下,擅自使用赛事名称,举办“2014年第41届世界旅游小姐大赛”;被告方律师解辰阳则认为,被告方具有来自美国公司的授权资质,同时,按照英文直译,该公司取得资质的赛事名称为“世界旅游小姐”比赛。与原告方相比,其更符合知名服务的相关标准,并没有侵权……

  与知识产权的知名商标相类似,选美业因为多是通用名称,因此业内人士以知名服务作为衡量“品牌”的标准。这起案件将国内愈演愈烈的“选美风”再次引入公众视野,其中乱象得以窥见。

  “国际世界旅游小姐模特大赛”“世界地球小姐大赛”……近年来,我国各地涌现出各种类型的选美比赛,而且多半是“世界级”“顶级”赛事。仔细梳理就会发现,打着“世界级”赛事称号,总决赛多在国内。

  选美比赛背后蕴藏哪些玄机?据记者调查,一些大赛的组委会一般只是临时机构,真实性无从查证,其实际的操作者往往就是某商业公司。业内粗略统计,每年我国举办的选美赛事大大小小超过100个。

  要想在这么多的赛事当中“脱颖而出”,就要跟世界知名选美赛事“沾亲带故”。如环球小姐大赛是世界知名赛事,一些选美比赛为了混淆视听,就在比赛名称前加个前缀或者后缀。如“世界”环球小姐大赛或者环球小姐“模特”大赛,这样一些不知内情的企业以为就是环球小姐大赛,当然乐意赞助投资。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