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公开 公务员涨薪最好的“脱敏剂”

25.05.2015  16:07
原标题:透明公开 公务员涨薪最好的“脱敏剂

阅读提示: 一边是基层公务员因为收入低而吐苦水,一边是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的各种“吐槽”。围绕着应不应该涨薪、涨多大幅度等焦点,每一次公务员加薪,都会引起一些争论。5月15日至18日,关于“公务员涨薪”百度网页新闻超过1100篇,微信文章也达到300余篇。

2014年,公务员、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并轨政策出台,养老金“双轨制”被宣布“死亡”,得到广泛的好评。今年年初,涉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和离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几个实施方案,也陆续下发。什么时候涨薪,涨幅多少,便成为公务员群体十分关心的事情,一时也成为各方争论的热点话题。

这几天,调薪这个看似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事情有了着落。5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出表示,“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

李总理亲自为新一轮调薪划定了时限,这对于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件好事情。5月16日,人民日报微信推送中新网文章《定了!公务员工资6月底前调整到位,看看要涨多少》,赢得近50万网络点击。文章透露,根据人社部此前安排,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

对于公务员的工资而言,在9年未涨的情况下,本次调薪可谓是“理所应当”。对于此次小幅度涨薪,多数网民表示理解。在某论坛发起的“你是否支持公务员涨工资”网络调查中,64.6%的网民选择了“支持”选项。有网民发帖评论表示,“这次公务员队伍涨薪,我们不眼红;毕竟,已多年未涨工资了,而公务员也要养家糊口,特别是大城市房价过高,日子也不好过”“起码,公务员工资应达到工薪阶层的中等水平,今后还该水涨船高”。

事实上,公务员的薪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合理适度地上涨,是各国公务员薪酬制度通行的做法。为何我国公务员薪酬调整会引发各种关注和争论呢?过去一年,国考降温、养老金并轨、职务职级并行……随着改革的推进,公务员一次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这边有网民发帖说公务员“福利高”“工作清闲”,是“超国民待遇”群体;那边有基层公务员忍不住网上“”工资单以证清贫,争论不时在网上公开展开,经常成为舆情热点。

诚然,在当下的舆论场,对于公务员群体的认知依旧存在一定的分歧。前不久,北京团市委对全市80后青年公务员做过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7.2%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上对公务员的批评比赞扬多。而在薪酬方面,62.1%的人认为与同龄人相比,自己属于低收入群体,对经济收入的满意度明显偏低。

在这种现实语境下,公务员辞职事件容易被媒体聚焦放大,引发猜想。前不久,某知名人力资源调查机构发布报告称,2015春季,政府、公共事业、非营利机构行业的从业人员跨行业跳槽人数比去年同期上涨34%,引发社会关注。随后,人社部出面否认出现公务员离职潮,“有的单位确实出现了部分公务员辞职现象,但基本上属于正常人员流动”。

不过,公务员“金饭碗”的光环正在褪色,确是事实。2015年国家公务员招考,虽然招考人数刷新历史纪录,但是报名人数和平均竞争比都创下近5年来的新低。特别是随着反腐治奢、治庸治懒等各项纪律趋严,让部分公务员的“福利”与“灰色收入”得以遏制,那些公考动机不够坚定甚至不够端正的人,难免打起退堂鼓。

近年来,国家在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和薪酬调整上的一系列动作,显示了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决心,这也有助于激发公职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当然,公务员工资上涨绝不是“齐步走”,吃大锅饭。公务员涨工资要与裁撤冗员同步推进。目前,不少地方存在部门人员超编、人浮于事甚至“吃空饷”现象,成为一些网民反对公务员涨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将涨工资与精简机构、裁撤超编人员同步推进,才能真正消除社会上的各种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