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岩登山赏景 外媒记者认为江西绿色生态值得推广

14.12.2015  23:38

参加“2015外媒看江西”的中外记者来到赣州通天岩采风

人民网赣州12月14日电(时雨)14日,参加“2015外媒看江西”的中外记者来到赣州通天岩采风,踏着山间石径,听着溪水潺潺,看着参天大树,记者们感叹,美景只有此处有,不愧是江南第一石窟,江西的绿色生态非常值得提倡和推广。

据了解,通天岩是我国南方古代石窟艺术宝库,这里有江西最大的石龛造像群,共有石龛279座,石刻造像359尊。石刻造像均为佛像神祗,多属唐宋时期作品。这些造像神态各异,精致俊美,是古石雕艺术的瑰宝。通天岩附近岩深谷秀,泉水涓涓,古木参天,冬暖夏凉,是游览和避暑的好地方。

尽管已入寒冬,但通天岩却处处是美景。红叶衬着黄叶,透过黄叶又能看见绿叶,踩在各色落叶铺垫的路上,倾听着细碎的“沙沙”声,让人不忍大声说话。悬崖峭壁上,随处可见神态各异的石雕,通天岩与翠微岩相交接处有8尊菩萨造像,这8尊造像开凿于唐代末年,开通天岩摩崖造像之先河;通天岩山崖部,由五百罗汉拱卫着的毗卢遮那佛及文殊、普贤两胁侍的组群造像,是北宋中期的作品;僧人明鉴为主施造的单龛十八罗汉像,开凿于北宋后期,是通天岩摩崖造像的精华所在……

采访中,中外记者来到广福寺,寺内岩顶有一天然洞口,工作人员讲述了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古时候这个洞每天都会漏出一些白米来,漏出的白米正好够住持和尚及香客一天食用。结果一个和尚贪心,偷偷把洞凿大一些,想漏下更多的米,没想到漏了三天三夜的砻糠后,再也没有白米漏了。因此,至今在赣州民间至今流传的一句俗话:“和尚贪心吃砻糠”,告诫人们切不可贪婪。

身处如此美妙的佳境中,1小时的采风时间显得那么匆忙,离开时,记者们都显得依依不舍。“来江西的这几天,去了不少地方,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今天来到通天岩,不仅看到了绿色生态,同时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外媒记者们表示,这些都是笔下很好的素材,他们将把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传播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