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通宵达旦做好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

12.06.2015  12:36

  00:50通报景德镇、1:02通报宜春及铜鼓等地、1:35通报南昌、2:20再次通报铜鼓……这是省气象台一本值班日志上密密麻麻的记录。6月8日凌晨省气象台短时预报科预报员支树林高工紧张忙碌着,不断电话提醒着以上市县注意防范暴雨以及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等。

  6月8日0时开始,铜鼓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点最大雨出现在英溪站,达285毫米;全县受灾人口34791人,但由于气象预报预警及时,有关部门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013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今年入汛以来,我省先后遭遇了12轮强降水天气过程的袭击,降水对流性特征明显,大多表现为“局地”、“分散”、“短时”和“突发”,雨量强度和落区的预报难度比以往明显加大,但气象灾害应急和防灾救灾工作却刻不容缓。为此,省气象台在加强中短期滚动预报的前提下,全方位做好短时临近以及实况灾害气象风险的预警服务。

  “为切实筑好短临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强化了3方面的措施”,省气象台台长殷剑敏如是说,“一是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信息共享,通过水文-气象雨量数据平台、国土-气象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获取了更多更全面的雨量监测信息和最新灾情信息,以加强实况监测和预警;二是组织团队研发了强对流灾害实时报警系统和短临同化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雨量及灾害实况的实时报警和逐小时滚动提供未来12小时强降水落区客观预报,来为短临预报预警提供了科技支撑;三是强化值守班,夜间通宵监测,做到对强降水过程24小时‘盯防’”。

  截至6月9日,省气象台联合国土部门共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1次,电话指导市县开展暴雨、强对流,以及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655次,全省累计共转移安置人员12.1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