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千名大学生暑假打工“被黑”
近日,江西的南昌航空大学、井冈山大学、九江学院3所高校大学生遭遇暑期打工陷阱。近1700名学子暑期准备前往深圳、上海等地打工,由于中介公司“不靠谱”,却无法按协议安排暑期工作。
如今,大学生要求退还已收取的近18万元费用。令人想不到的是,中介公司在这个时候当起“甩手掌柜”,负责人不见踪影。
资质不靠谱
未取得服务许可证
暑假期间,不少大学生想通过中介公司找份兼职或打短期工,而中介公司又需要一批熟悉高校的大学生在校内招人前往外地打工,因此校园招工代理人在江西高校应运而生。
5月23日,井冈山大学、九江学院校园招工代理人段辉辉、肖荣和南昌航空大学刘敏、张豪一道,与自称是江西纳才劳务派遣有限公司股东的杨光挺签署暑期劳务协议,而协议上甲方公司盖的是江西一诺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诺公司”)公章。
“从事大学生暑假工中介,需取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经查,上述两家公司均未在人社局取得该证。”南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市场处副处长戢远东透露,不论是纳才还是一诺公司,均无资质从事人才中介工作。
承诺不靠谱
协议虚构打工“钱景”
尽管无资质,被蒙骗的校园招工代理人还是一步步陷入杨光挺及一诺公司承诺的暑期“钱景”中。14日,刘敏、肖荣向记者出具了4份协议,其中明确为每名有意愿打暑期工的大学生介绍工作,保底工资为2020元,加班日工资上浮150%至200%,体检费60元和其他卡费30元需学生自理。
6月下旬,南昌航空大学、井冈山大学和九江学院的校园招工代理人召集总计1690余名大学生加入一诺公司组织的暑假工行列中。杨光挺曾承诺,7月5日前落实每一名学生的暑期工作。
然而,事情进展并非想象那般美好。“6月28日晚接到通知,一诺公司将派3辆大巴前来南昌航空大学接人,医院的体检车却只字未提。”刘敏透露,3辆车只能带走150人,这就意味着410人的暑假工作无法落实。每人60元的体检费换来的是一叠来历不明,并已填写好的体检单。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名学生进行了体检,体检费去哪儿了?。
井冈山大学和九江学院的情况如出一辙。“先前承诺将安排580名学生进入深圳富士施乐公司打工,后来突然变卦说与该公司协调失败,要辗转到上海、安徽等地。”井冈山大学校园招工代理人肖荣介绍。
退钱不靠谱
18万费用退三分之一
“体检费、工资卡费先由我们代收,再全部交给杨光挺。6月下旬,一诺公司单方面提高协议中的体检费至80元。因为招人期间需要一定宣传费,我们收取每位学生130元,分别是80元体检费、30元卡费以及20元宣传费,共计72800元,实际收了6万余元。”刘敏透露。此外,九江学院按照110元/人收取,550人共缴纳费用6万余元;井冈山大学按照原协议90元/人收取,580人共计缴纳5万余元。三者相加共计约18万元。
截至7月14日,1700多名希望打暑期工的大学生被一诺公司搁置一边,杨光挺当起“甩手掌柜”。刘敏无奈地告诉记者,杨光挺曾在电话中扬言概不退钱,还威胁说不要再问,否则“弄死你”。并表示“合同已经履行完,如果走司法程序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我表哥的姑父是副处长”。
在学生的强烈要求下,7月1日、7月5日杨光挺及一诺公司先后向南昌航空大学、九江学院分别退款2万、4万元,共计6万元,这笔钱已全部均摊退还,而井冈山大学则一分没退。“提成肯定是拿不到,如今,只希望同学们先前交的钱能退还。”肖荣说杨光挺目前拒绝答复,也不接电话。
堵不如疏 高校应引导正规中介入校
13日至14日,记者多次拨打杨光挺本人电话,杨光挺声称学生钱款退还之事已处理妥当,并拒绝作进一步交流即挂断电话。
“公安部门告知,由于存在合法协议,因此中介公司拒绝退还全部费用的行为属于民事纠纷范畴,并不能定性为诈骗,无法刑事立案。”13日,井冈山大学保卫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中介公司拒绝全部退还费用严重侵害学生合法权益,学校多次致电杨光挺及一诺公司,要求满足学生合法要求。目前,学校正在协助学生提起诉讼。
大学生打工如何避免合法权益受侵害?南昌市洪城律师事务所李竹青介绍,无论是大学生本人还是校园招工代理人,在与中介机构合作时必须确认其同时持有合法营业执照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此外,一定要看清对方营业执照,了解经营范围是否合理。“任何招聘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押金、报名费等,还未正式到岗上班,就要求学生缴纳押金等各种费用的中介机构应当予以拒绝,同时向劳动部门举报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双方有协议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属于民事纠纷,若存在故意欺骗,可定性为诈骗。”李竹青律师表示多次听过大学生暑期工欠薪维权事例,但因为时间、金钱等因素,真正走上法庭的学生并不多。“有些不法分子瞅准大学生暑期工市场,骗取押金、体检费的事件屡见报端,甚至形成黑中介、假厂家的诈骗产业链。”在他看来,此类违法行为,取证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公安、工商、劳动监察等部门应联合调查执法,迅速出击方能杜绝。
李竹青建议,政府部门应转变思维,变“堵”为“疏”,及时督促各高校出台相关政策,组织在校大学生进行暑假打工防骗教育,并成立工作组,适当引导正规职业中介机构入校招募学生,同时严禁校内开展招工代理宣传。记者 刘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