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千座山塘换新颜

06.04.2016  10:09

眼下,走进江西省遂川县山区农村,整治一新的山塘和那源源不断地流向田野的山塘水,与正在忙春耕的人们和随处可见的一头头黄牛或形式各样的“铁牛”在田间地头你追我赶“”春耕的景象,形成当地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

遂川是一个山区县。改革开放前,遂川山区农民用勤劳的双手和钢铁般的肩膀,凝聚集体的力量,在山涧筑起一座座坝体,建成山塘,用以拦蓄水量,抬高水位,保障生产生活用水。截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共筑起大小山塘1978座。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的这些山塘,库容大的上万?,小的几千?,总蓄水量达672.42?。“头上一口塘,下带一阪田”。一座山塘灌溉农田少则几十亩,多则几百亩,全县山塘有效灌溉面积28254亩,是遂川山区重要的农田水利设施。有的一个村庄就建有五、六座山塘,其中有灌溉山塘,也有饮用水水源山塘。一个依靠山塘水生存的村庄,山塘,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命源泉,是这个村庄的灵魂。

早前,新建起的山塘细水长流,促进了山塘下的一座座村庄生产发展、经济繁荣、人口增长、社会进步,孕育了当地纯朴的山水情怀和乡村民俗;而那些深藏在崇山峻岭间的山塘下的村庄,这里更是人文气息厚重,村民淳朴,有世外桃源般的意境,有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水利工程也有它的使用寿命。就像机器运行久了螺丝会松动、部件会损坏一样。历经水土流失、层出不穷的异常天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活动难以组织起来、运行年久老化、投资不足等伤害,到了二十世纪末,山塘普遍存在放水管堵塞,坝体变得单薄,坝脚渗漏,特别是库容较大的山塘破损、病险严重,成了随时引爆的炸弹。造成农田用水紧张、群众饮水困难,严重制约农村的发展。

尽管警钟敲响,但国定贫困县的遂川财政拮据,挤不出多的资金去修复,病险山塘只能带病运行。这样的坚持,危险更大,随时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了防止发生严重灾害,一段时期只好采取限蓄水或空库运行的措施。

山塘险,田地慌,群众望塘兴叹。一旦遭遇大的干旱,农业生产受灾严重,群众饮水困难。有群众发牢骚:“山塘病险,粮食减产,有水吃水,冇水喊天”。 农民迫切希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

建塘的目的是取利。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标志着政府主导补欠账的启动,水利投入由点到面。2012年,遂川县列入全国第四批小农水建设重点县,至2014年项目实施完成,全县一大批农田水利设施得到维修改造,焕发出新的青春,实现年新增供水能力1450多万?,水的有效利用系数由项目实施前的不足0.45提高到0.55,农民年人均增收100多元。受益群众无不夸赞国家政策好。

2015年,遂川再次获国家新增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县。2016年,又争取到省级新增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县。

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改善了遂川县水利大环境。作为重点县建设内容之一的山塘整治工程,4年多来,共投资500多万元,对上百座病险山塘的放水斜管、平管进行了全面翻新,大坝进行了防渗处理并加高培厚,山塘蓄水能力有效恢复,增强了造血功能,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在该县的新江乡,整治后的半径坑山塘,又 让水源充足下的乡村生活环境充满阳光 。坝上轻吹淡淡风,从茂密的树林里流出来的一股清澈见底的清泉,在山塘内聚集起来,然后顺着新建的放水斜管、平管,进入U型槽渠道欢快的流进村民家的水池里,流进村民家门口的农田里;在雩田镇,修整一新的皋村山塘,护坡整齐夯实,满塘的清水,碧波荡漾,岸边绿草如茵,成了人们踏青的好去处。

国家“十三五”规划高度重视三农,要求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想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今年春节前夕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总书记再次释放了强烈信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

《遂川县“十三五”山塘整治工程专项规划》,将对余下的1642座山塘进行全面整治,水系连通352km。到2020年,农村水环境将更加完善。

三分建七分管。遂川县明确了山塘所有者是山塘管理的主体,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制定了山塘管理办法,强化了山塘管理的主体责任,以确保山塘安全有效运行,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更好地保证农户用水、农田灌溉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