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川留守妇女巧编“庭院致富网”

12.12.2013  19:07

      “这一季,我家的苗木纯收入能达到5万元呢。”2013年11月5日,在遂川县大坑乡禾溪村留守妇女江君兰家的苗木基地前,前来采购苗木的客商络绎不绝。这是遂川县广大留守妇女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成果之一。

 
      针对农村山场、田地多的实际,近年来,该县妇联、人口计生委、就业、科协等部门,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依托夜校、农家书屋以及文化大院等阵地,聘请农技骨干、致富能手进乡入村,对留守妇女进行实用技术知识培训,积极引导留守妇女围绕种养上项目、扬特色,精心编织家庭“致富网”。她们依靠土地入股,经过专业培训后变身“产业工人”,大力发展具有“短、平、快”优势的庭院经济,使小庭院成为农民创收的 “银行”。 黄坑乡周园村酒曲生产大户张春招年生产酒曲4吨,纯收入10万余元;金桔种植大户钟兰香种植金桔5亩,纯收入5余万元;土鸡养殖大户胡小群养土鸡年出栏4000余只,年产值50余万元。

 
      同时,该县努力为农村妇女创业就业搭桥牵线,促进妇女就业,大力开展家政服务培训,扩大妇女就业渠道,另一方面为广大妇女搭建好小额担保贷款平台,下乡宣传贷款政策,化解创业的资金问题。截止到11月,该县累计发放妇女创业贷款 2096万元,惠及413 名女创业者。珠田乡黄塘村下岗女职工李建女,利用小额担保贷款进行立体养殖,实现年收入20余万元,并带动了一大批妇女加入养殖行列。小额贷款不仅成为了“雪中送炭的助力器”,更是“锦上添花的点睛笔”。

 
      巧手农妇“致富网” 编织得越来越密。 枚江乡园岭村52岁村民王九莲开办的枚江水禽养殖场,占地面积20亩,养有1600只蛋鸭,可年生产加工黄泥鸭蛋36.5万个,同时进行板鸭加工业务,年加工板鸭约12000只左右,养殖场年销售产值达91万,年纯收入可达25万,并为村中村民就业岗位,既提供了高薪酬又方便了村里其他村民就业。

 
      在“狗牯脑”茶产地汤湖镇,活跃着3000多人的种茶、制茶、采茶、销茶的娘子军,该县组织茶叶生产加工培训班,组织妇女参加茶叶生产技术,她们在家种植、管理、销售茶叶,立起了茶乡基业的半壁江山。
家住汤湖镇横圳村的王桃英,丈夫罗德章是汤湖一家茶厂的茶叶验质技术员,长年在厂里工作,她独自在家操持30多亩的茶园。为扩大生产十分规模,去年她购买了制茶叶机械,聘请采茶工和制茶师。因为经营有方,每年茶叶收入10多万元,成为全镇有名的茶叶生产能手。

 
      “房前金桔树底下养蛋鸡,屋后喂上几头猪,种上几亩实鲜蔬菜,管理好几亩金桔,不愁不发家致富。在家养鸡,种金桔,每年这几项收入有近2万多元。”堆子前镇陂田村留守妇女邹美凤信心满满的说。 截止目前,该县围绕培育蔬菜、粮食、特种水产、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00多期,参训农民达2.6 万余人次,从而使广大妇女发展庭院经济,迅速走上了特色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