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美好:不能让抗癌廉价药消失了

24.08.2015  17:30

  据报道,8月4日,广东一位父亲在网上发布“求药帖”,他两岁半的女儿患肾母细胞瘤在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治疗,术后正在等待化疗,急需放线菌素D救命。如果找不到这种药,孩子只能用国外替代药品,近6000元一支的价格将使更多家庭陷入困局,甚至放弃治疗。

  抗癌廉价药再一次刺激了大众的神经,据了解,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儿童的肾母细胞瘤、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该药的价格在化疗药物中算是便宜的,属医保报销药品,0.2mg/支的“放线菌素D”,价格为10多元,一个疗程仅需10余支。可以说,该药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可是就是这样廉价的救命药,却迟迟找不到货。

  专家介绍,像蛇毒血清、免疫破伤风针等急救药,有的医院储备了,可能一个患者也没有,导致药品因过期而浪费,而有的医院又可能不够用,四处找药。国家应针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抢救用药及罕见病用药,应该以省或地区为单位建立此类药品的储备制度,由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该类药品的采购、储备及调拨。不要让患者因为等药而失去原本可以治愈的机会,让医生和药师四处求药是很遗憾的事情。

  另外,对于一些临床必需的廉价特效药品,建议由政府指定药厂生产,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厂家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保障合理利润,调动生产积极性,保证廉价特效药品的稳定供应。在招标方面,专家认为“重价不重质”的招标方式也应改变,将药品质量作为招标的首要标准。在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应最大限度地压缩药品流通环节,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取消“以药养医”,为廉价药的使用打开绿色通道。

  相关部门要彻底解决企业生产廉价药的积极性不高,医生不愿意开低价药的诸多因素,才能防止越来越多的廉价药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