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救助金应尽释善意
广州一位名叫刘来香的老人至今已住院3年多,拖欠了医院20多万元治疗费用。刘来香是因一起严重交通事故而住院。该案牵扯出来的,是道路交通社会救助基金的申请难、运用难的现状。据悉,累计超20亿元的广东省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2014年真正用出去的只有几单,仅十多万元。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救助金躺在财政账户上“睡大觉”的现象不断遭遇“懒政”、“尸位素餐”等指责。(4月7日《半月谈》)
顾名思义,道路交通事故救助金就是对发生交通事故,而又没有抢救资金的受害人以帮扶救助,显然,它释放了浓厚的以人为本的善意。可是,由于这项救助金申请程序复杂、各地申请主体不一、公众知之甚少、条件苛刻救助覆盖面较窄等原因,当前,很多省份的这笔“救命钱”被闲置,躺在银行的账户上睡大觉。
真的是没有交通事故受害者需要救助吗?当然不是。有数字显示,中国是交通事故频发的国家之一,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每5分钟就有一人死于交通事故。这其中,需要紧急救助的受害人恐怕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有计划地使用这笔救助金当然没有错,可是,如果救助金在审批上太吝啬,其善意也会被稀释。既然交通事故救助金就是帮扶交通事故受害人于危难之中,就应当发挥它的人性光芒,不要让受害人卡在抢救资金短缺上。
毫无疑问,道路交通事故救助金应简化申请程序、明确审批主体、加大宣传力度、放宽救助条件、救助金发放及时,唯有如此,才能尽释善意。道路交通事故救助金到底是谁管理,谁审核,不妨全国统一起来,让一个部门阳光操作。最好是与其联系密切的部门,比如交通部门,或者是卫生部门。从程序上看,救助金审批材料可以要求严格,但审批过程不宜复杂,审批机构最好能一条龙服务,或者出警人员在处理完现场后,第一时间联系交通事故救助金审批部门,相关人员获悉后立即上门查看、审核。至于这笔救助金“躲在深闺无人知”,窃以为,只要医院和交管部门知道就行了,申请是医院的事,审批或许是交管部门的事,只要两部门做到告知义务即可。
最主要的是,道路交通事故救助金的审批条件太苛刻,导致了受助面较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了申请救助金的三种情形: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符合其中之一才能申请。可是,现在的车辆基本上都参加了交强险,何必要肇事逃逸啊?可见,其中的三条等于只有一条。因此,我们有必要适当放宽申请条件,让更多的受害者受益,感受到善政的温暖。
4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对统筹使用沉淀的存量财政资金建立任务清单和时间表,对工作不力的严肃追责。对比一下,睡大觉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金就在此列。病因已找到,专家也给开具了药方,关键是主管部门要立即落实到行动。交通事故受害者的生命和健康等不起,期待各地尽早激活救助基金,完善管理制度,让救助金释放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