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道远:别用“无人报考”做“公考退烧”文章

20.09.2015  11:49
原标题:沈道远:别用“无人报考”做“公考退烧”文章

  原标题:沈道远:别用“无人报考”做“公考退烧”文章

  日前,据广东省江门市人社局公布的有关声明显示,在该市今年的事业单位职员及市直机关普通雇员统一招聘中,有119个岗位无人报考,占到了540个岗位总数的22%。此外,还有27个岗位因报考人数不达标而取消招聘。据此,有人推测“公务员热退烧”,“公家饭”面临“饭凉无人食”的境况。(9月18日《广州日报》)

  江门市公考居然有119个岗位无人报考,这一比例占到了总岗位的22%。另外,还有27个岗位因为没有达到开考比例而被迫取消。消息一出,网络上就迅速出现了“公家饭遇冷”的声音。不少的网民都在为“公考退烧”而欢呼,都是为“体制内工作优势削弱”而喝彩。可是,情况果真如此吗?仅凭119个岗位无人报考,27个岗位没有达到开考比例,就能推出“公考退烧”的结论吗?恐怕未必。

  首先,这一次考试并不是公务员考试,而是事业单位职员及市直机关普通雇员的招聘考试。虽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是在体制内工作,可是,毕竟在民众的心中,公务员序列还是和事业单位存在极大差距的。而且从历来的考试来看,公务员考试的激烈程度是远远超过事业单位招考的。因此,以事业单位招考的无人报考,就得出“公务员热退烧”之类的结论,不过是在偷换概念而已。

  其次,这次有22%的岗位无人报考,其实这个比例是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关于这一点,市人社局负责人说得是很清楚的,“此次无人报考岗位占比与往年相比趋同,而近年来该比例波动也不大,都在20%~30%左右。而此次无人报考的岗位之中,既有市直部门的,也有各市、区和镇(街)的,由于报考的岗位总数较多,因此无人报考的岗位也相对较多。”既然属于正常的波动范围,又何来“遇冷”之说呢?原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为何一经网民解读,就是得出了“公考退烧”的结论呢?网民如此不讲事实不讲逻辑的思维模式,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最后,此次江门市公开招聘的岗位中,不少的岗位报考条件设置过高,也是助推无人报考的一个重要原因。经过查看,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无人报考的岗位,或者没有达到开考比例的岗位,多是些专业技术极强的岗位。在社会上,本来这类专业人才就不多,自然报考的人也不会如公务员报考那么火爆。加之,一些专业技术岗位还附加了不少的限制条件,如此次江门市人民医院,就提出报考者必须具备硕士学历,且还要有在三甲医院的工作经历。可是,真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又有几人愿意报考呢?没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出现无人报考的情况,实属正常。

  对于“公务员热”这一社会现象,民众确实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怨气要吐露,甚至恨不得马上就能让“公考退烧”。但是,这仅仅是民众的一厢情愿,“公考退烧”还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人们对于体制内工作不再趋之若鹜,当青年的就业观念转变,当公务员职业的理性回归,当官本位思想的社会土壤消失,那时才会出现“公考退烧”。现在民众看见119个事业单位考试的岗位无人报考就叫嚷着“公家饭遇冷”“公考退烧”,未免也所言太早,且缺乏事实和逻辑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