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台词人物热议多 看懂“小平”细节别忽视

24.08.2014  20:14

剧中的邓小平全家福。剧组供图

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自8月8日播出就引来热议。今天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日子,目前该剧已播完前20集,除了备受热议的台词、人物,还有哪些细节不为人知?主演萨日娜在近日的专访中透露,剧中小平拥抱卓琳、卓琳为小平扣风衣扣子的细节,均是有心之举。为了更好的观剧体验,京华时报为您送上“剧透”小黑板,由剧评人、专家讲述值得琢磨的人物与情节。

□台前幕后

萨日娜

获“钦点”扮演卓琳

剧中萨日娜饰演邓小平的妻子卓琳,陪伴邓小平经历了关键的八年。她回忆制片人高成生邀请她出演卓琳时曾说:“邓家三位大姐看过你的戏,觉得你合适,无论如何得来。”因为曾在2001年的电影《邓小平》中演邓榕,萨日娜笑说挺有缘分:“出演电影时,我看过毛毛写的《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很感动,特别是邓小平照顾儿子邓朴方的细节。

毛毛提示“系扣子

萨日娜讲述邓家人曾带给她的感动:“有一次在邓家的办公室里拍戏,我和马老师坐在小平夫妇从前的椅子上,毛毛眼圈红了,她说总觉得爸爸妈妈回来了。那一刻我特别感动,感受到孩子的思念。他们不断地聊,讲家里互相间的称谓,爸爸妈妈怎么表达情感,比如爸爸批阅文件时,妈妈就在旁边看报纸,或送上水。

在表达邓小平与卓琳的感情时,萨日娜特别提到她和马少骅的琢磨,“有场戏设计的是,由他拥抱我,说‘孩子们我爱你们的妈妈’。当时毛毛他们远远地看着,拍完了她跑过来说,‘特好,你戴眼镜也很像我妈妈’。毛毛给我的唯一建议是‘妈妈会把爸爸衣服最上面的风衣扣系上’,之后我就特别注意这个细节”。

印小天

扮知青设计俄语口头禅

70后的印小天扮演田源,从云南知青转变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个体工商业者。他透露,父亲生怕他演得不像,会随时提意见,而他也会背毛主席语录,“我父亲学俄语,所以我专门学俄语,还设计了俄语口头禅”。

印小天透露,他与戏中的邓小平唯一的交集是在后来邓小平登黄山时,“邓家人曾经说,希望这部戏能演出邓小平力挽狂澜的气魄,要形似和神似兼备,马老师做到了”。

□热议追踪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部署?

剧组查史料提供两个出处

对第一集中的台词“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的具体史料依据,剧组向京华时报独家提供了另外两个出处。

我深深感到,我们能够取得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应当归功于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决策。毛主席生前不仅一再地严厉批判“四人帮”,并对解决“四人帮”的问题作了战略部署。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讲过刘邦看出吕后想篡权的故事,还说:“江青有野心”,“我死了以后,她会闹事。”这就非常尖锐、明确地告诫我们,要警惕“四人帮”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毛主席生前作出的人事安排,更是有效地预防了“四人帮”的反革命复辟。粉碎“四人帮”,正是遵照毛主席的部署,实现毛主席的遗愿。

——摘自1976年12月28日华国锋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讲话

四人帮”是毛主席一九七四年七月十七日在政治局会议上讲的。我们清除“四害”,这不是政治局少数人的想法,也不是我们临时的决定,而是毛主席生前想解决而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我们是继承毛主席的遗志。

——摘自1976年10月7日叶剑英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第21-48集的事件与人物(据剧组提供的分集梗概)

第21-22集

邓小平访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日本东京首相官邸互换批准书。

第23-24集

中央工作会议闭幕,邓小平发表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第25集

中央为彭德怀、陶铸举行追悼会。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28日邓小平访美。

第26集

谈到思想战线的问题,邓小平提出有“”反“”,有“”反“”。

第27-28集

农场领导的压制使知青问题再度爆发。邓小平轻轻的一句“让孩子们回来吧”使万千人潸然泪下。

第29-30集

邓小平关注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提出要改革经济体制,鼓励自谋职业。

第31-32集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第33-34集

邓小平会见港督麦理浩,表示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的立场不变。

习仲勋提出,希望让广东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办工业。邓小平支持习仲勋的想法,定名经济特区。

第35-37集

中组部复查证实王光美没有问题,并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在万里陪同下,邓小平登黄山。

第38-40集

邓小平要求历史决议起草要推倒重来,指出三条中心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提出应该支持包产到户和大包干。

第41-42集

邓小平接受法拉奇采访。法拉奇多次问到中国“非毛化”的问题,邓小平不避问题,实事求是。法拉奇赞扬邓小平是她采访过最睿智的领导人。

第43集

十一届六中全会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基本完成。

第44集

十二大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45集

中英两国政府协商解决香港问题,经历了长达22轮的艰苦谈判。

第46-47集

邓小平亲自去特区视察,以一副题字对特区给予高度肯定。

第48集

全家人给邓小平庆祝八十大寿。

1984年10月1日,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向游行队伍挥手致意。这时,北大学生方阵走到城楼前,打出“小平您好”的条幅,表达出全体人民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敬意。 全剧终

□观剧小黑板

1入门级四看点

豪华主演

张嘉译、宋佳、何琳、王茜华等阵容较“豪华”。而饰演邓小平的马少骅多次出演孙中山,此番苦练“小平味”的四川话,到底川味儿够不够?据说四川跳广场舞的大妈晚上都要回去看剧听乡音。不少以前只是在书中见过的人物苏步青、陈景润,这次集体登场,他们是否符合你心中的人物形象?揭秘尺度这部戏展现了以前历史剧中没有出现的人物,还涉及粉碎“四人帮”、“大逃港”事件,提及后来邓小平对毛主席的评价等,连导演都感叹剧中写“文革”是尺度最大的一次。到底揭秘得够不够,从开播就一直是观众讨论的热点。即视感强上山下乡的知青、恢复高考的“77级”“78级”或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特区人”,这些剧中人会给观众中曾经的亲历者强烈的即视感。台词热议从邓小平得知“四人帮”被抓捕后说的“我可以再干20年”,到华国锋称“抓捕‘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部署”,“科学派”网友们积极翻阅史料,对台词准确性的讨论让不少“不明觉厉”的网友被科普了一把。

2进阶版小剧透

宋佳的僵化派表现受害与害人的悲剧

剧评人李星文表示,该剧虽表达空间有限,但已冲破诸多禁忌,足以调高观众的期待值。他特别提到宋佳扮演的杂志社编辑是值得研究的人物,“这个饱经忧患的僵化派,身上保留着历年政治运动所留下的毒素和创伤:因为有毒素在,她还在阻挠冰河的解冻。因为有创伤在,她不敢承认大地的开化。留心观察她,能看见普通人被裹挟、被蹂躏同时也裹挟人、蹂躏人的可悲和可恨”。

从会见撒切尔看马版邓小平的意志坚定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认为,相比以往影视作品刻画的邓小平,马少骅较准确地表现了邓小平坚定的性格。这集中表现在跟撒切尔夫人会见的两场戏上。“第一场的第一个画面是大会堂大厅楼梯上的《日出》,邓小平从左面入画,步伐稳健。撒切尔夫人一群人从侧面匆忙走来。这样的手法反映了邓小平的信心百倍,这是马少骅很出色的表现。另外在谈判中,邓小平的语言非常犀利,面对撒切尔夫人一次次的挑衅和无理要求,他说,‘两年以内你不签字,我们按照我们的方法来解决,那可能就不是和平的方式了’。撒切尔夫人一下蔫了,说‘我知道了’,就匆忙走出大会堂。”(高宇飞 赵楠楠)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