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苗:与创业有关的青春

13.08.2014  17:54

  在邝苗 @邝苗 身上可以看到时下流行的多种标签,白富美、海龟精英、创业家等等。

  十六岁进家族企业董事会,创办五家公司八个项目,她即有“八零后”的那股冲劲,爱生活,爱新鲜,又却如此与众不同,拥有异于同龄人的复杂背景和传奇经历,及超出普通女性的坚韧、理性与果敢。

  “通过自己的事业,影响身边的人,改变他们的生活,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哪怕只有一个,也是有价值的人生。”邝苗也这样相信着,每个人能够成为今天的自己,都是由他们迈过的无数条道路雕琢出来的,这铸就了每个人对人生的一个追求,无论是什么,都会成为做任何事情的内在动力。

  青年“老兵

  丈夫张洋比邝苗更“出名”,俩人在英国伦敦完成学业后相识结婚,当时,张洋已经是伦敦华人圈里小有名气的连环创业者。受到丈夫影响,邝苗放弃了花旗银行的工作邀请,开始了创业生涯。2011年,夫妻俩人回国创业,与北京上万家餐厅合作,创办了名为“易淘食”的网络餐饮功能性平台,提供在线聚会预订服务。张洋担任董事长兼CEO,邝苗主管人事,财务和分析公司运营数据。数学本科,计量经济硕士的邝苗,似乎比丈夫在数字上更有天生的敏感度。

  “易淘食”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家成功的创业公司,进行了第二轮融资,但它的形成却要早得多,更为曲折。之前在英国,邝苗就和丈夫创建了类似网站“美食王国”,给英国所有餐饮企业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的平台商。期间,他们还创办了一个非盈利组织“中国华人创业家协会”,每周三晚,组织伦敦的创业华人,到某一个市中心酒吧,一杯啤酒,聚集在一个角落里,一起为对方的事业出谋划策,头脑风暴。

  邝苗把创业形容为自己一种天生的本能,她十分享受那种发现机会并把它并为现实所带来的快乐。2013年,邝苗和丈夫开始酝酿“觅觅狗”项目,一个时时监测老人和小孩位置的硬件终端,图像展示在APP上,但是,这个项目终端因产品始终达不到邝苗对极致产品的要求,例如大小、待机时间、辐射等等,最终流产。同年,他们又创作了“超市入口”APP项目。

  五家公司八个项目的经历似乎与邝苗的年龄不太相符,在创业者中,她可以算作一名“年轻的老兵”,在与丈夫的合作中,他始终担任那个光环背后的重要角色,单纯享受名利之外的那份成就感。对于连环创业者来说,一个项目的成功或者失败,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热情,邝苗亦是如此,她形容自己不可能被一个项目捆绑住,她渴望更多挑战,很快她又嗅到了另一个机会。

  2014年初,邝苗和艺术家郝友相遇,一方是艺术爱好者,年轻的艺术收藏家,喜欢收藏万元美金以下的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一方是2010获法国卢浮宫艺术沙龙奖,法国美术家协会最年轻的中国女性艺术家。针对于国内的艺术品收藏渠道单一,买家与卖家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的现状,二人一拍即合,决定成立一个开放的互联网交易平台(APP)——OpenArt乐艺网,用专业的眼光和视角为中国的藏家们寻找到有投资潜力的新锐艺术家的作品。随后针对于上百位的画廊老板、画家、商户,八十多位资深藏家的市场调研也再次见证了邝苗敏锐的商务嗅觉。她离开易淘食,全职服务新的项目。

  商业基因

  第一次做生意?连邝苗自己都记不清是什么时候,一两岁时,大人们给孩子分礼物,别人讨论什么好吃、什么好玩,她的问题永远是多少钱。小学二年级时,去店里淘香水笔,觉得挺好闻,第一反应是买二十支双倍价钱卖给同学,到了国外,每次从香港转机,她都是空箱子来,买上一堆有差价的产品,满箱子回,成了最早的代购。上大学时,她倒卖诺基亚的手机壳,跑到人家商店门口发小广告,每次都要赶在人家报警之前跑掉,还是乐此不疲。

  这种商业基因和自律性格或许与生俱来。邝苗出身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建国前几百年,祖辈都是广西的乡绅,奶奶还是宋庆龄的学生。她的家族祖训是厚德载物,家教极严,每天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弹琴、什么时候写字,都有严格规定,尽管家境并不拮据,但直到十二岁,她才在同学家知道了世界上还有电视这种东西。

  父亲可能是邝苗的第一个创业导师,小时候,他从经商的父亲身上看到很多待人接物的细节,尤其是做事的原则,不合格产品会不计成本的完全销毁,这也让邝苗在自己的创业中对产品品质有极致的要求。

  终于,2010年,邝苗有了和父亲合作的机会,他们在广西创建了一个天然矿泉水品牌“九千万”。起初,父亲想用传统经销代理商的方式进行销售,邝苗却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这个传统项目。为了保证水的品质是极致的,她找了五百人试喝,要求提出细到一个瓶盖设计的意见,然后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完成后,在广西开设了一家高档专卖店,告诉身边所有人,只要开价值一百万以上的车来,免费赠送一箱,于是,店门口豪车云集,整个广西都知道了这个品牌,供不应求,两年时间,获得了十倍的投资回报。

  家庭对邝苗的要求是严格的,但困难时,却又宽容。21岁时,邝苗听说马尼拉口岸有一集装箱铜矿搁置,因为父亲是做铜矿冶炼生意,她便一个人坐上飞机,到了绑架横行的菲律宾,仗着自己从小对矿石的了解,在没有雇佣专业外贸公司运作流程的情况下,全部买回了家,结果一半是废品,那一单亏了一百多万。毕竟是女孩,她情绪低落、痛哭流涕,父亲却毫无责怪,给予了最大的安慰。

  “失败当然能接受,我觉得创业者的能力就是对风险的承担能力,在这点上,我从父亲那里获益良多,他对我从来是不参与、不把控、不决定,只给意见,很多时候他明明知道是个坑,就是让我自己去走,自己去跳,事后再来讨论,他说这些东西都是必须要交的学费,我直接跟你说你学不会,自己经历的就能学到。”16岁时,邝苗跟着父亲进董事会开会,父亲教给她的第一句话是“富贵险中求,别的先不说,先看自己有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如果要成功,就要有承担所有这些的能力,否则就不要去创业”。

  邝苗深知,失败的确像一把刀子,每下一刀都很痛,但不下刀这块料子就成不了气候,这个领悟后来伴随了邝苗创业的始终,她喜欢李嘉诚的那句“不犹豫不后悔”,依靠着这些信念,她在失败中找到了成功。

  责任与承担

  邝苗佩服两位女性,张欣和杨澜。她们身上有着一种极具魅力的特质,对事业、员工、社会的责任感很强,而这种特质才能让团队长久凝聚在一起,让公司持续发展,也形成了她带团队的原则。

  刚回国做易淘食或许是邝苗事业最低潮的时候,因为不了解国内市场,试错成本过太高,为了支撑公司的正常工资开支,不让一名员工降薪,连续了好几个月她和丈夫张洋靠着每月卖一套房子维持。

  “对于团队我有三点心得:第一,不可以用利益去绑人,因为总有人出价比你高;第二,不可以用人格魅力去绑人,创业总会遇到困难,你也总会做出错误决定,当大家不再把你神化的时候,团队就会散;第三,我特别反对那种让团队和自己一起吃苦的创业者,没有人理所应当为你承担。”她说,团队总要有一个高于钱和人格魅力的东西,要用共同的目标把大家融合在一起,让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艰辛本来就是创业者该承受的。

  邝苗并不介意“富二代”和“女强人”的标签,如果非得当“富二代”,她希望自己能够做精神上富足的二代,传承父辈身上更多的东西,如果非要当“女强人”,她希望这个强不是强悍和强势,而是坚强,她还喜欢林微因的那句话:我们要在不慌不忙中坚强,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

  “我和先生更多是建立在相互沟通的默契、互相激发的灵感、以及困难时的相互扶持上,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很烦恼的事情。”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历经磨难,谈到家庭时,邝苗回归了作为女性的柔情一面,家庭对她来说,显然比创业更加重要,或许,这恰恰也是她仍能走在创业道路上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