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邮票:13枚邮票记录13个场景

02.09.2015  12:44
原标题:抗战胜利70周年邮票:13枚邮票记录13个场景

原标题:抗战胜利70周年邮票:13枚邮票记录13个场景

夜袭阳明堡机场”原版画稿

抗战胜利70周年邮票图稿

抗战胜利70周年邮票图稿

抗战胜利70周年邮票图稿

本报记者 郭晋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铿锵步伐踏响之时,中国国务院也向全世界宣布出版一套13枚纪念邮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量最大、枚数最多的一套庆祝抗战胜利的邮票,也是国家邮政局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精心制作的唯一一套邮票。

以长长的联票形式纪念历史悲剧和胜利,从来是国家大事;以画做史,以图表志,以情追思,更是受难者、胜利者不可少的心之祭奠,因而有人说这套邮票是国家的纸上纪念碑。

刻碑者,宜选大匠,何人也,李晨!

谁知李晨?

我和我的同事深知,在北京晚报《墨缘》周刊上,他为我们画了近三年的插图,他的优美的画风,读者早已熟悉和喜爱。

我们知道,这套邮票,非李晨莫画!

李晨从北方来。70多年前我们民族千年少有之大灾难肇自他的家乡。东三省,大北方,战火遍燃,百姓何辜?而他的族人也伤别了大豆高粱之地,流落关内。

这是一种耻辱,也是一种永远的痛。李晨记住了。当他成为一个军人的时候,侵略者早已被打回老家,而整个民族屠戮血火的惨景却在他心中难以磨灭,这从此成了他绘画作品的一个永远的精神之源。

他成为历史题材画家,鲁迅美术学院的教授。

一个克制悲怆,

留下壮美的历史画者

李晨的历史情怀很重,他也因此成为本报《墨缘》“大家风骨”插图的长期作者,在温柔体会文人古意的时候,他也会随时被那场铁血金戈惊醒,他因此创作了《沙飞镜头下的抗日》等多部抗战作品。另外,涉及重大历史题材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三)》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套邮票画稿送审时几乎未改,发行后,专家认可,社会反响巨大。这或许为他能接手这套“抗战邮票”打下了基础。

以素描手法、黑白老照片的风格来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更具纵深感,更有沧桑感。知道画人物素描是李晨的长项,然而,能用铅笔画出具有水墨效果的素描人物肖像,在国内恐怕还没有第二人。

于是国家邮政局选择了他,其实不如说他选择了历史。像他这样总是沉浸在历史追思中的人,或许是凤毛麟角,但一个民族总需要有这样的人。

时间非常紧,留给李晨的只有半年多一点。从今年1月接到通知,他就找资料、实地考察、打腹稿、送审、修改,经历了两百多个紧张而焦虑的日日夜夜。

整个创作,他是从大棋局大思绪上入手,在方寸上精细布局,悲怆尽量克制,壮美却永留人间。13枚邮票13个场景,历史最具代表性的一瞬,再现了从1931年到1945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形象地刻画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不屈。

据李晨介绍,这13枚邮票的内容包括:“九一八”事变:刻画了中国守军东北军面对日寇的侵略,仇恨满腔、毫不畏惧;东北抗日联军:体现了东北抗日联军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七七事变:表现了第29军将士抗击日侵,浴血奋战;淞沪会战:体现了中国官兵抗战到底的决心;南京大屠杀:刻画了南京军民被屠杀的场面;台儿庄战役:以台儿庄火车站为场景,体现血战台儿庄的场面;《论持久战》:以延安宝塔山做背景,主画面为战士们练兵之暇学习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场景;夜袭阳明堡机场:创作时,凸显了正面人物的高大,把敌人安排在阴影里;百团大战:以百团大战初期,八路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的英勇场面为表现内容;平型关大捷:重点渲染近距离搏斗的激烈场面,强调我军的英勇善战;地道战:用蒙太奇手法,拼合了不同场景的地道,意在表现冀中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突出抗日军民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战略战术;新四军车桥战役:刻画了新四军这支传奇部队的“铁军精神”;滇西抗战:刻画了中国军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民族正气。

一天打一个战役

邮票设计中,特别是重大历史题材,必须保证画面中的人物、道具、场景、主题和内容不出一点差错,否则将会在发行后出现“”票。虽然“”票在集邮者心中是“无价之宝”,但是,作为抗战题材的邮票,重大历史,绝不能出错。

李晨以考古学家的审慎去描绘它的历史,比如“九一八事变”这枚,描绘了“南满”铁路爆炸瞬间,日军开始袭击北大营的场景。初稿原是一名战士拿着砍刀的形象,“九一八”博物馆的专家提醒说,当时东北军武器精良,北大营士兵使用的是德式武器,砍刀并不是东北军的制式武器,李晨于是“改刀为枪”;

滇西抗战”这枚,国军子弹袋是什么样子,李晨竟然也揪住不放,去博物馆和老照片册上去寻迹。当然,他更不放过国军士兵和八路战士服饰的微小差别、滇西南和冀中北山水的不同,甚至大战之夜当晚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

东北抗日联军” 这枚,设计之初,没有苏联红军,加进苏联红军后,专家说,苏联红军并没有参加战斗,只是帮助东北抗联训练。最终决定,单独画三个人放在左边,别有一种味道,表现了东北亚各个民族抗争的大局势;

在创作“夜袭阳明堡机场”时,李晨不知道当时日本飞机长什么样?于是多方查证,最终从历史资料中查出飞机的名称,并在网店上找到了与名称相符的飞机模型,买回家后用了两个小时拼装成飞机,摆好角度,悉心地再现。

李晨说很感谢一直支持他的学生和朋友。当他需要还原某些场景的真实性时,就像做导演一样,安排布置场景,于是他的学生和朋友就成了演员。这些穿着从歌舞团借来服装的年轻人,真的好像穿过时光隧道,顿时有了一种当年的仇恨和爱,“穿起衣裳,扛起枪,上战场”, 那种气势和表情,那种入戏和感动,让李晨也非常感动。

在创作中,李晨也对个别场景进行了艺术加工。比如“七七事变”中,表现的是29军大刀队死守卢沟桥的场景,历史上,29军大刀队主要战斗在卢沟桥铁桥而非石桥附近,但画面上李晨还是用了石桥的狮子来点明背景。

这种细节的抠,和大场景的阔,后来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审查的时候都为之称道。我是他的老朋友,我早就知道,这就是李晨的风格,这次为民族立碑作画,当然非他莫属。

铅笔作画,写实风格,一直是李晨插图创作的主要语言。在技法上,李晨多以西方古典绘画写实和中国古典绘画写意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光影变化,凸显中华儿女反抗不屈、誓死报国的气场和形貌,具有一种历史的雕塑感。

国家邮政部门的审查过程,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对这套邮票的整体方案有过三次调整,周期又很短,从一开始确定的8枚到最终定稿的13枚,无论是内容还是时间上,对于李晨都是极大的挑战。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时间的紧迫,李晨需要对正在进行中的创作随时做出调整。可以说,最后几天差不多他是“一天打一个战役”。

他在完成创作、通过审查后,长叹了一口气对我说,这也算是对我的家乡父老的一个交代,七八十年过去了,他们的魂魄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