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勋聪:保送制度应在“阳光”下运行

15.05.2015  12:01

  尽管教育部要求收紧保送生推荐名额,但全国保送生的总量仍然比较大。记者在多个省市调查发现,由于存在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子女升学捷径的状况依然让人忧心。(5月14日《人民日报》)

  从1958年开始,我国便有了高考保送制度,之后被中断。为了避免优秀学生因在高考中发挥欠佳而上不了大学,1988年重启保送生制度。很显然,保送生制度的初衷在于保障高校优质生源的输送,定位点在于人才的选拔,可是为何异化成为了干部子女的升学捷径,是因为制度本身的漏洞还是领导干部权力的滥用?

  从保送生制度的三个环节分析,推荐--公示--审核,三个环节环环相扣,联系非常紧密,倘若有漏洞,漏洞存在哪里呢?

  一是推荐环节,但是凭成绩,校内出题,有的人可以事先拿到考题;凭综合素质,有的家长则可以让校长、老师多多“关照”自己的孩子。那么是谁可以事先拿到考题,哪些家长可以如此“叮嘱”校长、老师呢?

  二是公示环节,但是推荐哪个学生是学校说了算,一般也就是校长、学生处、团委少数几个人定。公众得到的只是公示的结果,而公示的过程一般的民众并不知晓。信息不公开也罢,若决策者能按规则行事,民众自然无话可说,但谁又能影响“游戏规则”呢?

  三是高校审核环节,高校是保送生的“把关人”,保送生成绩的真伪,高校一经测试即可验证,那么又是谁能影响“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呢?

  答案很容易可以得出,一般的家长、学生缺乏获取此类消息的渠道,显然是不可能,也没有力量如此干涉,只有手中有权的领导干部才能干涉保送的相关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人为操作的因素,那么这可以归咎为保送生制度存在漏洞吗?保送生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是面向所有中学考生的,倘若在制定制度之时,就得考虑权力的滥用对保送的负面影响,这又是多大的讽刺。因此,倘若制度存在漏洞,那也是人为造成的,只有人为地钻取,才会形成制度上的漏洞。

  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异化保送生制度的特殊群体正是一些领导干部。特殊之处在于领导干部手中拥有权力,而这也是保送生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暗箱操作的主要原因。

  因此保送制度本身并不存在漏洞。可是要避免此类现象再次出现,只有将保送制度放在“阳光”下,让每个环节的进行都在民众的监督下进行,才能杜绝领导权力的滥用,确保保送制度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