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邵逸夫神话:注重旧道德旧伦理 力避欧化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爵士昨晨在家中辞世,享年107岁。作为在内地知名度最高的港人之一,邵逸夫的名字是与“逸夫楼”联系在一起的。他辞世的消息传出后,有网民在电子地图上输入检索,结果代表“逸夫楼”建筑位置的红点密密麻麻遍布全中国各地,令人感佩。教育部昨晚发文感谢邵逸夫先生多年来捐资助学的义举,称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先生及其名下基金会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元,捐建项目总数6013个,贡献卓著。更有网友发起随手拍校内逸夫楼活动,缅怀逝者。
电影及电视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商人,甚至有人称他为全球最长寿上市公司CEO,邵逸夫身兼多重光环,然就对后世影响程度而言,邵逸夫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铸造起以香港为基地的影视帝国。从“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邵氏电影公司,到垄断港人40年来夜生活的无线电视,邵逸夫旗下娱乐事业见证香港电影电视的黄金时代,培育人才无数,星光熠熠,影视作品不仅深刻影响香港本地文化,冠绝亚洲,更成为全球华人共同的集体记忆。
有人评价,邵逸夫所经历的百年,比他曾投资和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富于传奇性。1907年出生于宁波镇海染料世家,早年对电影产生浓厚兴趣,自学摄影编剧,中学毕业后下南洋与兄长一道开拓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1957年到香港创业,成立邵氏兄弟影业,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出1000多部电影,为华语电影贡献了林黛、王羽、郑佩佩、何莉莉、姜戴维、狄龙等明星。1980年入主无线电视,执掌TVB达40年之久。开设著名的“无线艺员训练班”,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刘嘉玲、郭富城……几乎所有影迷歌迷能想到的香港艺人,都与邵逸夫脱不开关系。
“我生产电影,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这些观众都喜欢看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爱情故事……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是邵逸夫1964年接受《南国电影》采访时说的一段话。20世纪20年代上海草创,30至40年代在新加坡发展,50至70年代在香港扩张并达致全盛,邵氏电影以巨大的片场规模和发行量,被人称为“东方好莱坞”,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国内地正逢“十年浩劫”,台湾也处于白色恐怖的“戒严时期”,以“国语片”为主打的邵氏,许多导演和主创都是香港文化圈中的“南来文人”,他们用创作及声光电色,勾连起远离故土、散布海外中国人的怀乡情意。意识形态的纷争与地理的隔阂,都不妨影院中正襟危坐的华裔观众,通过观看维系民族文化的想象共同体。
而后邵氏势力扩张至电视媒体,制作上延续和借鉴了垂直整合的片厂模式、流水线式产制型态和明星制度,影响力经久不衰。在香港电视尚未合法落地的年代,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民众就“冒险”支起鱼骨天线,收看无线电视剧,可谓凡有华人处,皆有TVB剧集。“注重旧道德,旧伦理,发扬中华文明,力避欧化”,这是邵逸夫兄长邵醉翁早年确立的制片宗旨,在后来的很长时间里邵逸夫旗下影视制作沿袭了这一宗旨。TVB剧集浓缩了香港社会的变迁,其市民取向与保守价值,也在今日香港市民的思考与生活方式中烙下深深印记。
邵逸夫近年来年事渐高,虽历经商战不倒,“六叔”依然犹如神话,但对年轻一代香港人而言,1986年停产的邵氏电影早已陌生;即便如日中天的TVB,也因其垄断市场、创作上缺乏新意,以及不时传出的克扣旗下艺人福利传闻,为部分市民反感。邵逸夫不遗余力、毕生致力慈善所建立的良好声望,与他所缔造的企业王国面对敌手毫不手软的冷酷形象,形同两极。如何协调化解,恐怕也是邵逸夫身后留给其他商人巨贾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