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17部二战战败国视角下的战争电影

22.07.2015  17:35

[ 摘要 ]7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划上句点。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浩劫的记忆或许会远去,但永远不会被淡忘。德意日三国在饱尝战败苦果之后,是以何种视角认知、回顾、反思这场战争的?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过境迁,那段历史仿佛已被尘封,但又时时牵引着人们的记忆。回首70年前的岁月,人类正遭遇着历史上最惨痛的战争创伤,生离死别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战争结束后,人们以各种方式追忆、反思那段曾经的伤痛。然而作为二战轴心三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又是如何以电影的方式呈现那段历史呢?是反思法西斯的制度形成,还是反映个体与国家命运的交织,抑或仍然以“摇摆”的史观模糊焦点?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份影单。

1、德国篇,反思战争中的人性

莉莉玛莲(Lili Marleen)

导演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制片国家/地区 :西德

上映时间 :1981-01-14

片长 :120分钟

简介 :这是段发生在二战时期瑞士苏黎世的爱情故事。德国歌女Willie爱上了犹太作曲家Robert,但Robert的父亲反对两人的感情并设计拆散了他们。留在德国的Willie以卖唱为生并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而思念爱人的Robert在潜回德国时不幸被捕。德国女友如何在德军中巧妙周旋拯救犹太男友?二人最终又是否能走到一起?

从海底出击(Das Boot)

导演 :沃尔夫冈·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

制片国家/地区 :西德

上映时间 :1981-09-17

片长 :149分钟

简介 :二战期间,德军的U型潜艇在海战中无往不利,给盟军的运输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电影中的这艘U艇在一次奉命出击后却遭遇危机。在这个冰冷的钢铁机器中,一船的德军士官遭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考验。孤独、恐惧、无助、失望...透过一张张士兵的脸导演向观众展现了战争的无情。

视频:《从海底出击》片段,时长4分47秒

白玫瑰(Die wei?e Rose)

导演 :迈克尔·维赫文(Michael Verhoeven)

制片国家/地区 :西德

上映时间 :1982-09-24

片长 :123分钟

简介 :为了推翻法西斯在德国的统治以及尽早结束战争,年轻的德国大学生们建立了一个名为“白玫瑰”的抵抗组织。他们散发传单呼吁德国人民站起来反对纳粹,并随之展开了种种破坏行动。而然,盖世太保不会让这支“白玫瑰”绽放太久的。逐渐壮大的“白玫瑰”和盖世太保之间随即展开了殊死搏斗。

斯大林格勒战役(Stalingrad)

导演 :约瑟夫·维尔斯麦尔(Joseph Vilsmaier)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上映时间 :1993-01-21

片长 :134分钟

简介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欧洲战场的重大转折点,此役德军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惨败。影片在描摹惨烈战役的同时,聚焦到了两位普通德军身上。通过关注他们的生与死探讨战争改变普通人命运的残酷现实。两位普通的德军士兵最终冻死在白色的冰面上,而故乡却远在可望不可及的莱茵河畔。

帝国的毁灭(Der Untergang)

导演 :奥利弗·西斯贝格(Oliver Hirschbiegel)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意大利/奥地利

上映时间 :2004-09-08

片长 :156分钟

简介 :这部电影结合纪实与叙事,记录了希特勒人生中的最后12天。苏联红军红军攻入柏林后,希特勒在掩体下继续负隅顽抗。残破的柏林、奔走在街头的纳粹儿童、咆哮不停地希特勒以及亲手给孩子喂毒药的母亲。冰冷的现实勾勒出病态的战争社会,给观众带来深深的震撼。

五月的四天(4 Tage im Mai)

导演 :阿奇姆·凡·波瑞斯(Achim von Borries)

制片国家/地区 :德国

上映时间 :2011-09-29

片长 :97分钟

简介 :在二战结束前四天发生了什么?两支军队,一个孩童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所有的人都对战争丧失了兴趣。苏德两支部队也在静静地等待着战争的结束。而这个孩童却一直在怂恿两军开战。真正的敌人其实不在敌友之间,而在我们心中。

人性是何其的脆弱。任何思潮的涌动、政权的更迭都会作用到每一个人身上,而悲剧往往从这里开始。正如《帝国的毁灭》的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所说的那样,“我们向当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个人。 德国人是如何变成罪恶元凶的?德国的电影人勇敢地直面这样的话题。

2、意大利篇,嘲讽战争背后的荒诞

罗维雷将军(generale della Rovere)

导演 :罗伯托·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上映时间 :1959-10-07

片长 :132分钟

简介 :意大利退伍老兵格里.马尔蒂用将军的头衔到处招摇撞骗,不料被德军捕获,揭露了其骗子的身份。为了保命,格里不得不和德国方面串通一气,假扮成已故罗维雷将军潜入集中营搜索情报。在这期间他目睹和经历了德国人的酷刑拷打,在最终时刻他突然觉悟自愿同9名囚犯一并枪决,临终之时自诩英雄一般高呼“意大利万岁”。

意大利式战争(Due marines e un generale)

导演 :路易吉·斯嘎蒂尼(Luigi Scattini)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上映时间 :1965-12-02

片长 :84分钟

简介 :二战接近尾声,一门叫”安奇奥大炮“的超级武器阻碍了盟军的登陆计划。因此要派两个精锐特工去摧毁这门大炮,不巧的是派去了两个傻瓜去执行任务。经过一连串搞笑事件,他们居然最后还能完成了爆破工作。 整部电影充满了对战争的嘲讽与调侃,意大利电影人用特有的幽默对无情的战争进行鞭笞。

盟军敢死队(Commandos)

导演 :阿曼多·克里斯皮诺(Armando Crispino)

制作国家/地区 :意大利/西德

上映时间 :1968年

片长 :95分钟

简介 :1942年盟军登陆北非前夕,美军特种部队意大利裔特种兵小分队乔装意军空降突尼斯,夺取由意军驻守的沙漠水源的冒险故事。没有忍辱负重的大尉,以下犯上的中士,性感诱人的意大利妓女,徘徊在善恶边缘的士兵……荒唐的命令,荒谬的遭遇,荒诞的牺牲,导演在幽默风趣中反思战争的荒诞可笑。

超越国境(Al di là delle frontiere)

导演 :毛里奇奥·扎卡罗(Maurizio Zaccaro)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上映时间 :2004-05-02

片长 :200分钟

简介 :二战期间,意大利收到德国的严密控制,国内人民惨遭压迫,意大利的青年人们为了意大利的自由联合起来组成游击队对抗德军。而故事就发生一对相互爱慕的情侣之间,意大利的女游击队员爱上了德军军官,相互敌对的身份让二人痛苦不堪。这段超越国境的爱恋最终何去何从?人间的爱恋又能否消弭两国间的隔阂?

铁蹄下的村庄(L'uomo che verrà)

导演 :吉奥吉欧·蒂利提(Giorgio Diritti)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上映时间 :2009-10-16

片长 :115分钟

简介 :1943年,意大利博洛尼亚地区农村,有一个八岁小女孩叫玛蒂娜。她的爸爸阿尔曼多拼命工作养活一大家子,虽然暗地里他支持当地抵抗军,但也不得不出售农产品给零散的德军。导演用孩子的视角审视了战争的无情、罪恶。通过孩子的眼睛看透了人世间的罪恶与残酷。

视频:《铁蹄下的村庄》片段,时长1分48秒

相较于德国电影人习惯哲学式的反思战争,意大利电影人更喜欢通过荒诞幽默的方式嬉笑怒骂控诉战争。 各种奇怪的阵营切换,多个小人物的视角,几个小地方的场景。意大利电影人从小处着眼,力图将整个战争的无情展现出来。残酷的战争机器开动,背后是无数普通人的幸福被碾碎,而战争之后又留下些什么呢?只有无尽的荒诞与一个接一个的悲剧。

3、日本篇,左右摇摆的历史观

二十四只眼睛(二十四の瞳)

导演 :木下惠介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时间 :1954-09-15

片长 :156分钟

简介 :1928年,大石久子是一名小学老师,学校的12个学生也对她颇具好感。随着二战的进行,大石对军国教育的质疑不断加深,最终选择辞职。 战后大石老师回到分校,望着教室里陌生而纯真的面孔,当年的12个孩子,那24双明亮的眼睛再也回不来了。

做人的条件(人間の條件)

导演 :小林正树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时间 :1959-01-15

片长 :208分钟

简介 :这是迄今为止日本对侵华战争反思最为深刻的电影之一,在日本很少有一部影片像这样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毒害审视的如此之深刻。“无人性的人性”是电影人试图在这一系列电影中希望对观众传达的。通过一个尚存底线的日本人的眼睛,向我们全方位的江苏了二战中后期,中国战场上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战时生活。

战争与人(戦争と人間)

导演 :山本萨夫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时间 :1970-08-14

片长 :197分钟

简介 :战争与人三部曲通过讲述五代一家的兴衰来隐射一部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史。三部曲分别讲述了日军开始侵略中国、中日两国陷入僵持、日本节节败退。而五代家则从从大赚战争财到分崩离析,家族成员也在动荡中选择了各自的归宿。通过展现五代家这一个社会小家庭来展现整个日本社会的大家庭。

男人们的大和(男たちの大和)

导演 :佐藤纯弥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时间 :2005-12-17

片长 :145分钟

简介 :尚未成年的神尾克己怀揣着对战舰大和号的憧憬登上了这艘超级战列舰的甲板。在他们经历严酷训练的同时,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最终战舰大和号和神尾一起要临来一次真正的实战——莱特湾大战。而这不过是日本联合舰队最后无奈地一搏,等待神尾他们的是于大和号的同归于尽。

视频:《男人们的大和》片段,时长3分43秒

最后的羁绊(最後の絆)

导演 :西浦正记/大川卓弥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时间 :2011-08-13

片长 :130分钟

简介 :弟弟是十六岁的日本兵而哥哥则在还对岸成为了美国士兵。兄弟两人将在决战本土前夕与冲绳岛再次重逢。战争的最终受害者永远是拼命,这部半纪录片形式的电影生动真实的再现了一段悲情的真实历史。国家机器能够斩断亲人之间最后一丝羁绊?举枪朝向哥哥的弟弟能否真的记住“珍惜生命”的诺言?

永远的零(永遠の零

导演 :山崎贵

制片国家/地区 :日本

上映时间 :2013-12-21

片长 :144分钟

简介 :佐伯健太郎得知,其外公宫部久藏早已在二战末期死于神风特攻行动中。此后他走访了宫部当年的战友,有人说自己的外公是“帝国的第一懦夫”,有人却说宫部队长飞行技术高超,是帝国的英雄。究竟是一位怎么样的外公?佐伯健太郎慢慢得知了真相。

总体而言,日本对战争反思的电影呈现出一种左右摇摆的态势。

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国内反战呼声高涨,这一时期日本电影人的作品主要也集中在抨击日本战争罪行、反思战争带来的无尽伤痛之上。而近年来,日本二战题材电影出现了“微妙”的立场变化,有批评指出此类电影立意取向不明,模糊焦点。诸如《永远的零》,一经上映,就取得日本电影年度票房冠军,然而,《人民日报》的批评声音指出:“日本战争题材电影普遍对自身持同情态度,如强调日本是原子弹受害者等,但几乎完全忽视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其他国家的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