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培训机构夸大宣传暗藏风险

03.03.2014  15:14

   原题:部分培训机构夸大宣传暗藏风险 剖析教育培训纠纷为您支招
  刚刷墙喷漆就开课,幼儿园小孩安全引担忧;培训学校涉嫌傍“名牌”虚假宣传,学员交钱后方知被骗……教育方面的投诉一直是热点,去年本报曾接到多起教育投诉和教育培训投诉。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本报梳理出去年的典型案例,并邀请维权顾问等专业人士进行点评支招。

  “保过班”没过却不退费

  2011年8月6日,江女士把儿子送到南昌博雅艺术高级中学开设的播音主持班。根据协议书约定:“校方保证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后,通过国家相关考试,考取二本以上专业合格证,未取得合格证的100%退款。”2012年初,江女士的儿子参加艺考没考到合格证。江女士先后十余次找到校方要求其履行退款承诺,但均无果。

  【点评】南昌市东湖区消协秘书长姚红珍认为,所谓的“保过班”,就是一种风险投资,培训机构可以说是有赚无赔。举例来说,假如招了40人,每人收费1万元,按照3比1的通过率来看,那么培训班就能入账近13万元,之间的暴利不言而喻。培训机构“没过退费”的宣传正是抓住了考生与家长的投机心理,其实暗藏玄机。

  【支招】江西祥昀律师事务所律师邝宪平指出,不要被某些培训机构的夸大宣传所迷惑,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培训机构的口碑、规模、教学质量等选择培训机构。学员签订培训合同时要细心,对中途可能出现退学的情况更要事先约定,特别是留存收据、合同、广告等,万一培训班不兑现承诺,可作为维权的有力证据。

  幼儿园刚刷墙喷漆就开课

  去年5月,南昌市铁路艺术幼儿园多名学生家长反映,幼儿园的教学楼刚用涂料粉刷过,但幼儿园仍正常开课,小孩深受油漆味困扰。如此不安全的学习环境令家长们担忧,不少家长只好让小孩“翘课”。家长徐女士称,她找到幼儿园讨说法,“但园长却说,不一定有味道的东西就有毒”。

  【点评】江西艾民律师事务所律师江雄元认为,该幼儿园的行为涉嫌侵害小孩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若导致小孩受到伤害,小孩的监护人可向幼儿园索赔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造成严重身体伤害的还可依法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及残疾赔偿金等赔偿。

  【支招】江雄元律师表示,长时间处在油漆异味刺鼻的环境学习,对小孩身体健康侵害是非常严重的,重则可能导致小孩中毒。因此,一旦发现学校的环境不利于小孩身心健康,学校应进行停课,家长也应与学校极力协商。由于我国法律在学校墙壁油漆方面存在立法空白,家长们应向学校上级主管单位进行反映,当然,对学生已经出现健康影响的应根据法律主张赔偿。

  儿童节补课还叫学生“掩面而逃”

  去年5月31日,新建县竞晖学校一位家长周平(化名)反映,班主任点名要求班上包括其小孩在内的20余名学生补课。周平说,他只好交了400元补课费,在每周六送小孩去补课。去年六一儿童节,记者暗访到小学生被安排在一所幼儿园内补课,令人意外的是,老师竟然让学生挡着脸离开教室。对于为何补课,校方称不知相关老师在外补课。而当事老师则称补课是家长有需求,也是为了维持生计。

  【点评】新建县教体局纪委监察部门负责人陈志勇表示,《南昌市公办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习行为处理的暂行规定(试行)》要求:“对在职教师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集体有偿补习的,一律属于违规违纪对象”;“对首次违反本规定行为的,给予责任人员行政警告处分,责令写出书面检查,清退违规所得,一次性扣除6个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2年内不得参加评先评优及晋升高一级职称,并在全市教育系统通报批评。是聘用人员的,一律给予解聘处理”。

  【支招】广东(深圳)穗江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春华:课余时间为学生补课,本应是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可一旦与有偿、非自愿联系在一起,就完全变味了。如果应试教育体制不改,有偿家教恐难根除。因此,当务之急是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逐步改革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无论对学校还是教师的考核,不唯成绩论英雄。此外,学生家长可对有偿家教明确说“不”,拒绝交费,如果相关教师仍一意孤行,可以向学校甚至教育主管部门投诉。

  培训学校涉嫌傍“名牌”虚假宣传

  李同学等人冲着“海天考研”这一知名广告口号,报名参加了“南昌市经开区海天培训学校”的考研班。但没想到的是,该培训机构只是南昌当地的一家小作坊式公司,与其宣传的“海天教育集团连锁机构”无任何联系。对于被指涉嫌虚假宣传,该培训机构负责人认为这是抠字眼,学生是冲着名师授课而来,并非是学校名字而来。

  【点评】江西祥昀律师事务所邝宪平律师认为,该培训机构的宣传模糊了细节、误导了学员,有欺诈的嫌疑。同时,其未经许可和授权却擅自使用“海天”字样,此举涉嫌傍“名牌”虚假宣传及商标侵权。消费者具有知情权,如因培训机构虚假宣传造成损失,应当由培训机构全权承担,并赔偿双倍损失。

  【支招】邝宪平律师表示,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为了提升影响力,通过各种办法傍“品牌”的情况屡见不鲜,选择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学员,在报名前一定要查看对方是否持有办学许可证,对于自称是某知名培训机构的分支机构,可向其所宣称的知名培训机构核实真假。

  ◎文/新法制报记者李志强 (中新网江西新闻3月3日转载)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