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别让“字如其人”成为传说

19.05.2014  13:41

  这几天,贵阳市民赵女士很纠结。原来,儿子所在的补习班推行网络教育,要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做作业。赵女士说:“以前儿子在本子上写作业,我都担心他会背着玩游戏分心,专门收了他的手机,现在相当于孩子找到了用手机、平板电脑的‘正当理由’,万一他借机玩游戏,影响学业怎么办,而且长期用手机,也会影响视力。”(5月16日《贵阳晚报》)

  网络教育不是妖魔鬼怪,但是,如果长此以往,不加限制,就会让孩子患上手机、电脑依赖症。当孩子们完全依赖手机和电脑的时候,让人担心的“书写功能”就可能失去。

  以往的时候,能写一手好字,是很多人的追求,大多数人也都能写出一手好字,更会为写一手好字而感到有面子。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写一手好字几乎成了奢望,如果不是专门习练的人,别说是写一手好字了,能不能把字写的入人眼都是个问题。最可怕的是,你能在电脑里写对字,而如果给你一支笔,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已经忘记了很多字,丢笔掉画的事情不再新鲜。

  眼下,无论是社会上,还是机关里,大家都在使用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的设备。平时写字的机会已经很少了,即使是什么博士、硕士等等高智商的群体,西装革履的他们写的字也可能是“屎壳郎”,字体歪歪扭扭,让人不忍心观之。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似乎书写才是咱们最好的基本功,似乎也是天性。我们的毛笔书法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更是中华瑰宝。而如今我们还有多少人能会写毛笔字呢?当然,这并不是多么遗憾的事情,毛笔字不需要每一个人都会。但是,基本的书写功能也是需要的。如今,书写原本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即使是在学校里,书写也已经不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了。以往课堂上专门把书写当做一门重要的学科,而目前就是年轻一代的教师的“书写功能”也已经退化了,有报道说很多语文教师的黑板书写已经成了最让人揪心的事情。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时代进步后的“进化”,可是有的事情该退化,而有的事情却不能消极退化,最起码,我们要为留住一些东西做些事情。固然,手机做作业,电脑做作业,不是什么害人的妖怪,可以更方便的学到知识。但是对现代化设备的使用亦需要适可而止。长期使用,辐射会危害身体,危害眼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把手机做作业、网络做作业当做学习的一种补充。要注意不要让孩子失去了“书写功能”。再说了,书写其实也是快乐的事情,这是享受快乐的过程。

  咱们的国度里,有一句话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叫字如其人,这是老祖宗在漫长的书写过程里留下的不可取代的财富,再也没有一个国家对书写如此情有独钟了。而当我们生活中只有千篇一律的电脑字体的时候,只有方方正正的黑体、宋体、楷体印刷体的时候,我们的文化是乏味的。最关键的是这样还会有“汉字英雄”吗?我们到哪里才能找到我们的“字如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