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冉:感谢老师,实质胜于形式

11.06.2014  12:15

  6月9日,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一中学400多名高三年级学生,以AA制的形式,举办了一场“谢师宴”。据该校高三(5)班学生林育尧介绍,这场“谢师宴”是同学们自发组织的,AA制每人100元,宴请高三年段的全体老师出席,以感谢三年来老师们的谆谆教导。(6月10日,《东南快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拜金主义的侵袭和功利主义的侵扰,让尊师重道这一传统美德也被铜臭味所玷污,被金钱所俘虏,而日益庸俗化。

  谢师宴,作为一种表达对于老师敬意和感谢的活动。其看点不在于是AA制抑或是由谁谁谁来出钱,这都是表面。相信,出自肺腑的对于老师的敬意和感谢之情都难以溢于言表,更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发自内心的对于老师的敬意和对于老师的感激,不是简简单单可以用一场谢师宴就能表达和体现出来的。

  谢师宴,作为一种对于老师表达敬意和感激的活动,其形式更多的胜过了精神实质。而今,某些老师,以送礼的档次、多少,或是以学生请老师吃饭的规格、档次作为衡量学生对自己敬意的标准。这是对于自身道德底线的降低,还是对于师生情谊的扭曲,真相只有老师自己明了。

  作为老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无论学生是否请老师吃饭,都应该有教无类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作为学生,表达对于老师敬意的方式千千万,又何必拘泥于请客吃饭。

  从更深层次来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师作为无私奉献的园丁,他的学生能有好的前途,好的发展,才是对于老师最好的感谢,对于老师辛勤育人的最好肯定与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