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与南昌起义

11.12.2015  14:11

  □郭平德

  1926年11月,北伐军攻占南昌后,郭沫若被授予中将军衔,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并兼任总政治部驻赣办事处主任。1927年3月6日,蒋介石指使他的爪牙倪弼杀害赣州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陈赞贤,造成赣州惨案。郭沫若得悉后十分愤慨,当即以政治部名义,报请蒋介石给倪以“免职查办”处分。蒋介石假意批准,却暗暗电告赣州的亲信阻止执行此令。

  3月22日,郭沫若到了安庆,参加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开幕典礼。期间,郭沫若从安庆电报局长的口中获悉,蒋介石正在谋划杀害“赤化分子”。于是立即派人四处通报消息,让中共有关人员躲避风险。此时郭沫若还不是中共党员。

  3月30日,郭沫若与朱克靖回到南昌,路上因行动不便曾化名“高浩然”,假充第三军的参谋,暂住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同志家中。次日,也就是在“四·一二”的前十几天,他以政治家的敏锐,洞察并揭露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政治面貌。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及时揭露了蒋介石真实的反革命本来面目,在当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篇檄文在武汉《中央日报副刊》发表,并印成小册子,在民众中散发。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集“分共会议”,正式宣布同共产党决裂,公开背叛革命,逮捕屠杀革命民众、封闭革命团体。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宣告失败。郭很快来到九江。7月30日下午,他向中共九江市委负责人表示愿往南昌的意图,党组织劝他暂留九江视形势发展再定行踪。

  8月1日凌晨,在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和吴玉章等同志领导下,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8月3日,郭沫若在九江获悉南昌起义已提前举行,即与张发奎商定解散政治部,并谢绝同往日本的邀请,决计与李一氓、阳翰笙、梅龚彬等到南昌去参加起义革命委员会,当晚即出发。抵达南昌与周恩来、贺龙等相见后,即被正式委任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兼主席团成员、宣传委员会主席、总政治部主任。 8月5日,他在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军进军广州誓师大会。会后即随总指挥部出发,17日抵广昌,在离瑞金不远的一个小学校里由周恩来、李一氓同志介绍,与由周逸群、谭平山为介绍人的贺龙一同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25日下午抵瑞金。由于朱德和叶挺在会昌打了胜仗,即为他们举行祝捷大会,晚上还与当地民众举行了提灯会。不久,战斗失利,郭沫若同志乘一只渔船到了香港。郭沫若参加南昌起义后,蒋介石对他下了通缉令。1927年11月中旬,他回到上海,并很快同周恩来同志取得联系。后来,在周恩来的嘱托和安排下去了日本。他到日本不久就被日本警察发现并扣押,几天后虽被释放,但他从此就处在日本警察和宪宾的双重严密监视之下。从此,他在日本过着十年的流亡生活,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到祖国。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