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一户都不能少—樟树精准发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新华网南昌2月2日电(刘腾)“以前住在半山腰,三间土坯房一遇大雨就会漏水,用水、用电、出行都很不方便。现在政府把我们安置到山下,家家户户盖起了小洋楼、用上了自来水,我现在在城里开公交车,每个月收入有3000多元。”1月12日,在樟树市店下镇大汗村下棚组移民安置点,刚刚搬进新家的黄荣华兴奋不已地说。
2015年统计,樟树市有贫困户8153户,人口1.9万余人。为啃下扶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去年,该市启动了精准扶贫工作,以精准识别贫困信息为前提,从交通扶贫、产业扶贫和技能扶贫等全面推进。截至2015年底,1247户贫困户已实现脱贫。
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户
启动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市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了全面核查和建档立卡,建立扶贫对象动态信息化管理体系和贫困人口销号制。
在大桥街道南上村贫困户杨雪勇家里,笔者看到一张“扶贫帮扶卡”,卡上记录了家庭成员情况、住房面积、耕地面积、上年人均纯收入、致贫原因等。杨雪勇夫妇都身有残疾,劳动能力较弱,包村干部丁国祥是杨雪勇的帮扶责任人。在他的协调下,该街道给杨雪勇夫妇办理了低保,市环卫处还送岗上门,将杨雪勇聘为环卫工人,每月工资1200元。
该市还明确了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全市8153户贫困户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因地制宜,生态移民展新貌
走进吴城乡铜城村移民安置区,但见农家楼房整齐划一、舒适漂亮,水泥道路干净平坦、四通八达,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富裕和谐的景象。
铜城村以前地处吴城水库大坝旁,属地质灾害多发区和易涝区。每年汛期,房屋水田均被水淹,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2012年,铜城村实行搬迁,先后筹集资金220多万元用于道路、农村饮水工程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每户村民平均按80平方米占地面积统一规划建设新房……三年不到,一个交通便利、规划整齐、设施完善、卫生整洁的新村落成。
据了解,该市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基础设施条件滞后的自然村,实施贫困村整村改造,重点进行通水通电、“三清三改”、农田水利等项目建设;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帮扶对象,按照“群众自愿、规模适度、综合推进”的原则,有序引导贫困户迁往就业、交通、生活条件均较好的区域,全面改善贫困户的居住环境。2015年,该市整合资金415.75万元,对洲上乡柞里村、义成镇马喜山村等13个自然村进行了村庄整治,面貌焕然一新。
量体裁衣,产业扶贫“拔穷根”
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樟树市根据扶贫对象、扶贫阶段、扶贫任务的新变化,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粗放式”向“造血式”“精准式”转变。
洲上乡湖西村实现整体脱贫,村干部裴志平可以说是功不可没。2000年,他流转了50亩耕地种植青皮冬瓜,当年就获益10多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该乡中团、天符、蒋家、溪西4个省级贫困村的1000多户农户也开始种植青皮冬瓜,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洲上乡由此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青皮冬瓜种植基地。
经楼镇湾头村贫困户黄振辉一家日子能够越过越好,主要靠他学了一门好技术。黄振辉高中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该市“雨露计划”的帮助下,他学会了汽车修理技术,之后应聘进了深圳一家汽修厂,每个月能挣4000多元。如今,黄振辉不仅定期给父母寄钱,自己还攒下了一笔家当。
该市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工作要求,对有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引导他们通过发展青皮冬瓜、高产油茶、中药材等产业致富;对缺乏就业技能的贫困户,通过“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目前,该市有上千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成功脱贫,90余名贫困群众通过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