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国土局建立湿地保护长效机制

29.04.2016  00:21

鄱阳县位于鄱阳湖的东岸,县域内拥有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六大湿地之一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总面积为35116.1公顷。

为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鄱阳县国土局以四个方面工作为基石,积极建立健全湿地保护长效机制。

一是严把用地预审关。 在湿地公园保护区范围及可能影响湿地保护的地区,对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一律不安排用地,并鼓励现有工业企业搬迁异地改造、扩建。但对三峡后续工作项目——鄱阳湖湿地公园综合管理站、观鸟平台等一批保护湿地的功能性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二是合理编制土地整治规划。 鄱阳县国土局在编制《鄱阳县土地整治规划》时,在湿地公园保护区范围及可能影响湿地保护的地区,一律不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三是强化设施农用地备案。 在湿地公园保护区范围及可能影响湿地保护的地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区)申请办理设施农用地的,必须先行取得环保部门同意,并按规定配套相关环保设施。 四是充分利用增减挂试点政策,破解用地及资金困境。 鄱阳县自2011以来,国土局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湿地保护安排建设用地指标1074.98亩,并通过招拍挂土地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近亿元,为保护湿地起到了强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