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鄱阳县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25.02.2016  14:40

  ●鄱阳县政协调研组

  为了解近年来鄱阳县在强工兴城战略举措和“主攻工业、决战园区”战略要求下工业园区经济发展情况,近期,县政协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芦田工业园区和田坂街产业基地的11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研组调研发现,当前鄱阳县工业园经济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项目投资支撑力度不够。招大引强一直是园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但近几年入园的大项目不多,投产的大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同时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等技改项目相对较少,且规模不大,支撑力度不够,投资的牵动性不强,难以发挥带动效应。二是社会公用事业配套不够健全。与生产企业运行相关的金融、物流、工业设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与职工生活相关的住房、餐饮、文化、学校、就医等配套建设不完善,园区管委会工作经费压力加剧。三是服务环境还需提升。部分具有审批权限的部门在服务企业过程中还存在推诿现象,服务力度不够。在园区项目建设中,周围一些干部、群众视企业为“唐僧肉”,为了自身利益向企业漫天要价、围门堵路。用地保障力也不强,一方面建设预留地紧缺使项目引进欲上不能、预置无奈;另一方面,园区又存在闲置土地的问题,有的入园企业长期圈而不建,厂房闲置,土地利用率不高。园区企业用工服务不能跟进,企业快速融资仍很困难。四是产业转型升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园区几大支柱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滞后,高新技术企业整体上还未形成规模。建议:

  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鄱阳县“工业日”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园区建设发展工作;进一步理顺园区和职能部门的关系,确保园区自主发展权得到充分落实,使园区管委会能够担负起统一管控、统一建设的职能;对工业园区的考核作适当调整,重点依据功能定位考核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并提高发展效益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在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引导园区提升发展质量。

  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加大扶持园区实业公司,缓解园区内部分企业贷款难的现状;支持园区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通过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有计划储备一批工业用地,提前办理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用手续,保障园区内新增工业项目用地供应;加快“调园扩区”步伐,新增园区面积3-5平方公里;快速推进五金产业园建设;加快一期园区“退园还城”整体搬迁计划,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争创“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同时建立财税扶持机制。

  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完善园区企业评审制度和建立委托代办制,入园项目组织专家评审团评审后,入园项目手续由服务单位统一代办,做到一个窗口审批、一条龙服务。加快推进县级行政审批管理权限的授权移交工作,按照“部门(政府)委托、园区办理、部门备案”的运作模式,各职能部门授权园区管委会直接实施有关行政审批及相关收费、行政处罚事项,对于国土、规划、工商、公安、税务等确因法律规定不能委托授权的部门,应由园区设立的分支(派出)机构代办,并明确一名副职领导负责园区项目落户涉及本部门的行政审批工作,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考核方面主要由园区管委会负责。

  进一步突出产业主导。打造特色鲜明、配套完善、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重点产业集群,实行“一产一策”。一是大力推进战略新兴产业集群跨越发展。新能源产业,全力做大做强生物质能发电企业,积极帮扶光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航空产业,加快推进无人直升机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加强产业对接,打造全省航空产业配套基地;汽车零配件产业,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配件业,加快电涡轮缓速器项目做大做强。二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升级引领发展。五金机电产业,鼓励企业间加强分工协作抱团发展,打造全国五金标准件产业基地;纺织鞋服产业,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加工业。三是推动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渔具制造产业,完善产业链,扩大市场份额,打造全国最大的渔具系列特色产业基地;金刚石工具产业,鼓励企业抱团集群发展,推进公共检测中心建设,打造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和中国金刚石工具之乡。进一步突出要素建设。围绕跻身“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的目标,推进生态园区建设。加快园区物流园、商贸区建设发展,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完善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园区集约化水平,加大清理闲置用地力度,继续稳步实施“腾龙换鸟”,提高园区存量资源的利用效率。可考虑向“天空要土地”,建设二层或更多层的标准厂房。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