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政协创新履职助推科学发展

07.03.2016  23:21

  2015年,鄱阳县政协围绕县委提出的“融入大南昌,建设新鄱阳”,全力打造鄱阳湖东岸新兴中等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服务大局,通过创新协商民主方式、创新视察调研形式等七个创新,真正做到了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创新协商民主方式,不断拓展协商成果。聚焦全局性的大事开展重点协商。围绕县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县重点工程项目,以及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全局性的大事,通过全委会、常委会、主席会重点协商,全年提出27条意见和建议。聚焦社会发展中的难事开展专题协商。组织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政协委员对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全年进行了12次专题协商。聚焦国计民生中的实事开展经常性的协商。围绕群众广泛关注的依法行政、征地拆迁、林业资源保护、优化交通环境等问题,先后与县法院、城管局、农业局、林业局、交警大队等11个单位进行了经常性的对口协商,并召开界别委员座谈会,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及时回应和采纳。

  创新视察调研活动,突出重点难点。一年来围绕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视察调研。配合全国政协开展了地方船业发展等情况的调研;陪同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副主席袁隆平视察了饶丰超级稻百亩示范基地;配合省政协开展了省直管县改革试点工作、提案办理落实、长江经济带开发中的湿地保护等有关课题的视察调研以及市政协开展了养老院服务体系建设、瓦屑坝移民文化和饶河戏赣剧曲艺的视察调研。此外,还接待了陕西、湖南、安徽等省政协领导来鄱考察鄱阳湖水域综合治理和文史资料征集工作。

  创新提案工作方法,把好“三道关口”。以专门委员会为单位,举办了5期提案撰写培训班,培训委员达230余名,为提高提案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把好提案督办关。筛选出20件重点提案,由主席、副主席带队深入7个县直部门进行跟踪督办,问题不解决,督办工作不松手。把好提案办理质量关。2015年的县政协十四届六次会议期间,共收到提案165件,立案163件,办复率达100%,委员满意率达98%,为推动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新民主监督形式,促进政风行风好转。积极探索民主监督形式,对县直81个单位的政风、行风进行了广泛民主评议。城市管理工作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项工作,政协各专委会先后4次组织近160余名委员深入城管局,实地查看了县城四大区域5个公园43个路段,并从市容市貌、环境卫生、道路绿化、路灯亮化等4个方面进行评议打分,使城市管理工作发生了明显变化。抓好经常性的民主评议。选派了50余名委员担任县法院、检察院、卫计委等单位的特聘监督员,经常对相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评议监督,先后选派了近百余名委员对县直各单位年度工作考核、干部选拔、教师招录等工作进行民主评议,有效地推进了职能部门作风的转变和工作效能的提高。

  创新文史资料编存,实行开门征史纳文。主编了《鄱阳旅游诗词选》,与县文联一起谋划编撰了《鄱阳渔俗文化》,并协商了一名文史工作者结集的《鄱阳墓志铭集》出版事宜。

  创新工作责任机制,积极做好中心工作。主动做好接访工作。主席、副主席定期值班接访,为县委政府分忧,为百姓群众解难,先后化解矛盾纠纷12起。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县政协领导挂点的鄱阳湖赣剧院工程已竣工,车站路、沿河路改造、沿河圩改制安置房等工程顺利推进。动员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主席、副主席先后赴广州、深圳、杭州、宁波等地参加商务活动,为在外鄱商返乡创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创新委员管理办法,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委员管理制度,颁发《委员履职考核办法》《委员管理办法》《主席联系常委、常委联系委员制度》,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对委员进行考核。有21名政协委员受到全国、省、市有关部门和政协系统表彰奖励。张秀桃委员荣获全国好人提名,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余学林、张津梁、王饶海等委员情系家乡、投资创业,发展草根经济,助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余学林委员获得个人发明专利和全国绿化奖章;张津梁委员在省政协办公厅和江西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企业创新看委员活动中,被评为“十大创业典型”;闵小琴委员被省政协表彰为“优秀通讯员”;计红日委员被上饶市人民政府授予“上饶市公益大使”称号。同时,有49名政协委员被县政协评为优秀委员。 (乔建庸毛丽群)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