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受伤江豚搜救行动继续展开

16.02.2017  04:03

鄱阳湖受伤江豚搜救行动今天(15)继续展开,搜救范围进一步扩大。今天(15)下午,搜救船只监测到受伤江豚后,立即展开了三次下网围捕,但可惜都没有成功。上饶台记者胡美丹、江西台记者李俊报道:
今天(15日)余干当地的天气继续放晴,晴暖明亮的天气为搜救行动带来便利。根据昨天上午监测到受伤江豚出现的时间,上午的搜救行动提前了两小时。(出录音)
志愿者:我们五点多钟就到了这里。记者:今天为什么这么早,是因为根据昨天江豚发现的时间?志愿者:对对对,昨天7点20(发现),早点。
协调搜救行动的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告诉记者,除了继续采取流动、定点的方法观测、搜救外,范围从昨天的4公里扩大到10公里水域。(出录音)
我们六点就出发了,会到更远的湖区搜寻。
从事渔政工作十多年的余干县鄱阳湖渔政局副局长张坚辉认为,江豚活泼聪明、且通人性,可以通过放饵引诱进行搜救。(出录音)
“我们也搞过实验,第一天投鱼饵下去,然后江豚就慢慢、慢慢来,第二天我们开船过去,把鱼饵投下去,3、4头江豚同时涌起来觅食,我们也跟专家提过这个,能不能用这种方法诱捕它,但是专家没采纳。
在二十米深、四公里水域上寻找一只特定的受伤江豚,可以说非常困难。那么放饵引诱的方法可行吗?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郝玉江表示,会根据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出录音)
“诱饵动物可能会过来,但是可能过来比较多,我担心会进一步增加捕捞的难度,如果同时过来三、四头动物,你就很难把这个动物跟其它动物区分开,这个我们还在考虑吧,这个里面还存在另外的问题,带来新的问题。可以考虑,但是需要评估一下,放饵引诱方法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下午三点左右,搜救船只监测到受伤江豚后,立即展开了捕捞,但可惜的是,在收网时还是不小心让它逃脱。目前,受伤江豚已被成功驱赶至浅水区,但经过三次下网捕救,都被逃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出录音)
今天我们发现了三次,当时是我们看到它看,而且通过长焦镜头确认及时它,围捕的时候旁边还有另外一头豚,另外一头豚可能没有经验,它看来是一只比较有经验的豚,就逃脱了,围住了另外一直豚,现在这个区域整体的地形比较复杂,原来可能是一个挖沙的区域,有深槽也有浅坡,给我们捕捞带来一些麻烦,下网地面不平,动物就在深水的区域跑掉了。
郝玉江博士表示,如果今天日落前仍不能再次发现受伤江豚踪迹,并成功捕获,一切只能静待等明天。

(另播)刚刚我们接到前方记者了的电话,今天的搜捕行动已经结束。我们没有找到受伤江豚康康,希望明天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