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未来降雨增多 水位或将上升 鄱阳湖连续3天处于“枯水水位”

09.03.2016  12:21

  春季以来,受上游来水减少的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迅速下降。3月8日14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9.83米,比7日上升了11厘米,但依然低于该站10米的枯水点位。

  其实在3月6日,鄱阳湖在经历罕见冬汛后,水位转为下降状态,水位为9.85米,这也是鄱阳湖自去年冬天以来,首次降至枯水位以下。

  去年秋季以来,鄱阳湖一直保持高水位,达到近10年来的同期之最。去年12月,鄱阳湖星子水文站水位一直在13米内,较往年同期平均水位高出两米多。水文专家分析,鄱阳湖水位较高的直接原因是我省11月上中旬降雨量偏多,我省境内五河入湖水量激增。

  前几年,每到10月,鄱阳湖都进入枯水期,赣江南昌段水位跌至警戒线以下。而去年的这个时候,赣江水涨、抚河水涨、鄱阳湖水涨。11月中旬,我省还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冬汛。

  鄱阳湖处于高水位,对航运来说是利好消息。去年秋冬季,受罕见冬汛影响,本应进入枯水期的鄱阳湖持续保持高水位,呈现出难得一见的冬季“丰水连天”景象。船能从赣江直接驶入鄱阳湖,运输成本低了,效率也高。但也导致数十万只在鄱阳湖越冬的候鸟遭遇“粮荒”。对此,湖区各地政府、民间力量纷纷采取措施保障候鸟“口粮”。

  来自气象部门的消息称,北方寒潮天气已入侵我省,将带来中等量级的雨水,预计未来几天,随着五河来水增加,鄱阳湖水位有望上升,突破枯水线。也就是说,去冬今春,枯水期的鄱阳湖实际上出现的枯水水位只有短短几天时间。 (江西日报记者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