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正在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10.08.2015  10:32

   让“社区首诊”深入人心

  “社区医院有很多,但医生水平不高,我们看病还是愿意去大医院。”近日,部分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反映南昌社区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据了解,南昌社区卫生服务已覆盖了95%以上的城市社区居民。目前,南昌正在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逐步形成急慢分治、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

   部分社区医院冷冷清清

  8月5日至8月7日上午10点左右,记者连续来到西湖区团结路某街道社区医院,只见医院科室索引牌上标明该医院设有全科诊室、抢救室、注射输液室、观察室、药房和心电图室等科室。走进医院内部,整个医院有五六个隔间,而医护人员加上病人一共才三四个人,显得有些冷清。

  “总感觉社区全科医生水平不行,是‘万金油’医生,加上社区没有大型医疗设备, 我们还是愿意到大医院去。”在东湖区三经路某小区,刚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换了烫伤药的舒大爷对记者说。“无论大病小病,我都愿意去大医院,虽然排队等待要好长时间,但我还是信任大医院的医生。”市民徐女士如是说。

  “我们这里春天来看病的人多一点,现在高温天气病人比较少,来这里的病人一般是量血压的老年人。”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某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全科医生告诉记者,其实市民对社区全科医生有点偏见,“全科医生不同于过去的‘赤脚医生’,全科医生了解的专业知识更综合,临床技能更全面,一般小病到社区找全科医生没问题。

   南昌正在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部分市民大病小病都不愿去社区医院,如何改变这个局面?记者从市卫计委了解到,南昌正在着手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能力。

  按照国家规定和医疗需求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南昌将进一步明确全市范围内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布局,科学规划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功能、规模、布局和服务衔接机制。南昌还将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速度,引导全科医生以多种方式到基层执业,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全科(家庭)医生制度,满足市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此外,南昌将通过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进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使更多的患者愿意在基层就诊,逐步形成急慢分治、社区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分级诊疗模式,简单地来说就是‘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小病通过社区医生进行内部‘消化’,社区医院看不了再转诊到上级医院。目前,南昌正在完善并推广分级诊疗模式,化解普通门诊‘大医院扎堆,小医院冷清’的尴尬。”市卫计委李处长说。(何国平 郭彦廷 记者 万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