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武宁:药收入降至30%重在刻好绩效尺度

19.05.2015  12:13

  公立医院系统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主力军”。公立医疗体系布局和运行是否合理、公立医院服务是否良好、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就医感受。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2015年进一步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公立医院改革将如何改?患者又能从改革中得到哪些实惠?(5月18日北京晨报)

  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意见》出台,不仅医改试点城市由过去的34个增加到100个,而且通过破解公立医院卖药赚钱、以药养医的不良体制机制,使医院回归更大公益属性。尤其是提出到2017年,医院卖药方面的收入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例要下降至30%,将真正惠及民生。为达到这个目标,《意见》提出要试点城市制定医改服务价格方案。笔者以为,制定好医改服务价格方案是保证医院药收入占比降至30%的关键所在,而在医改服务价格方案中重点要刻一把绩效评价标尺,把绩效标尺刻度刻在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三方利益需求的最佳平衡点上,从而保障《意见》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医院在以药补医的机制下,许多时候是靠多卖药、卖贵药、多做检查、多用耗材才能保持良性运行。因此,医院一般会把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与医院的药品、耗材、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相挂钩。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公立医院在承担公益责任方面出现偏差,逐利性造成百姓“看病贵”现象。《意见》出台,从政策上指导延伸了绩效杠杆作用,从机制上为发挥绩效效度给出了政策保障。

  可以说,《意见》创造性提出了利用绩效管理推动医改制度落实的良好方式。但如何刻好医改服务价格方案中的绩效度量刻度?直接体现《意见》这一公共政策的诚心和善意。笔者认为,需要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环节。

  关于服务价格方面。通过开展公立医院院长年度和任期的目标责任考核,推动医药分家。即以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针对服务水平设定合理的医疗服务收费。相信,患者就医享受到良好服务,多花些服务费用也心甘情愿。

  关于医务人员薪酬方面。《意见》落实绝不能以牺牲医务人员利益为代价。医务人员从事行业的培训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医学本科要五年,本、硕连读更要七年时间。且职业风险高、责任担当重,目前医疗技术发展与人们健康需求仍有差距,医患矛盾仍然存在。因此,配套《意见》的医改服务价格方案要从刻划绩效标尺度量上考虑好医务人员利益,既要把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与给患者开药、做检查等业务剥离开,还应从诊治、手术、护理等医疗服务上提升收费标准,做到公共政策落实上有进有退,保证医务人员通过高质量服务获得良好薪酬。

  关于医疗资源效能方面。优资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既是造成医改阻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看病难”的病根。《意见》虽在政策上提出要推动建立分级诊疗模式,但作为关键要素的医务人员配置没有具体操作要求,因此,医改服务价格方案应当鼓励医务人员进行备案多点执业,既增加医生报酬,又缓解“看病难”问题。只有发挥人的要素作用,才能达到合理医疗资源效能最大化。

  总之,怎样在配套的医改服务价格方案中刻好绩效尺度?发挥绩效评价杠杆作用,做到政策落实上进退有度,需要试点城市的计卫委真正从惠及民生上打好“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