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江西百年黄洲古桥,考验的不仅仅是地方政府

28.11.2014  13:04

据媒体报道,为解决交通难题,消除安全隐患,近日,江西崇仁县对有近百年历史的黄洲桥实施拆除重建,引发社会争议。崇仁县回应称,黄洲桥属于非文物保护单位,县里向国家文物局、省有关文保专家进行了咨询,经过必要工作程序,在“原址加固维修”方案行不通的情况下,慎重启动了拆除重建方案,并对部分有价值的桥体构件进行迁移异地保护。

回应及时明确,但争议仍在持续。

笔者不由地想起一则旧闻:去年7月,刚刚加固不久的四川江油青莲老石拱桥,因为一场洪水而垮塌,导致5车坠河,5人死亡。

惨剧触目惊心,也留下了巨大的警示。黄洲桥是崇仁县的“咽喉要道”,日均承担着县城60%以上的交通量。然而,由于桥面较窄,安全隐患不小,自建立以来,黄洲桥至少经历了三次重大损毁和改建。其中第三次最为严重,桥墩破水石1969年因洪水摧毁七墩,仅剩的一墩也已变形,后经改建通行。45年时间过去了,这座新的“古桥”在日益增大的交通压力下,己变得不堪重负。

试问,用一座危险的“古桥”来承担数万人的出行,这是否合理?一座古桥打了折扣的文物价值与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相比,孰轻孰重?更何况,当地政府己着手将有价值的桥体构件迁移至公园妥善保存,并刻写碑文记载大桥历史,对于黄洲桥这一文物登记点来说,这样做,难道不是对它的一种保护与敬畏吗?

诚然,黄洲古桥承载着崇仁几代人的记忆,在一些人看来,拆除古桥就像抹去了一段浓浓的“乡愁”。但这并不意味着,留住乡愁的代价是让古桥成为铺设在河面上的“定时炸弹”。这不仅牵涉到乡愁存续,更关乎16万崇仁县城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政府公信力与执政力被“全民监督”,人人拥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拆除重建一座百年“古桥”,很容易让人产生政府草率决策、以权乱政,对历史文化缺乏温情的质疑,乃至于忽略了对现实的研究和民生的衡量。越是这种时候,地方政府的执政智慧越受考验。崇仁县政府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已经明确回应了网民的疑问。接下来,如何以科学权威的调查论证,把有价值的桥体构件迁移至他处妥善保存,并在新建的黄洲桥上尽可能地保留当地居民的历史记忆,留住“乡愁”,是摆在崇仁县人民政府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黄洲桥拆除重建,事关崇仁县百姓生命利益,不仅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更考验网友的认知境界。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