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重磅交易+老将出国 女排联赛转会背后

26.11.2013  11:48

[ 摘要 ]“人才外逃”状况,大多与国内地方专业运动队观念滞后,训练手段和水平参差不齐有关。

南都》专版

距离联赛开赛不到十天,中国排球联赛新赛季秩序册才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意味着新一赛季联赛转会工作已全部结束。有意思的是,中国排协在本月中旬公布过一个“联赛第一批转会运动员名单”,然后,国内转会就没有了然后。

新赛季联赛仅有11名国内球员转会成功,其中9人转入恒大女排。在全运会周期刚结束、郎平出任国家队主帅、新任排管中心主任积极宣扬“鼓励球员转会”的大环境下,中国联赛国内转会市场看似比从前更惨淡。

事实上,虽然新赛季成交的转会总数量不多,但重磅转会却是女排联赛18年来之最:中国女排队长惠若琪( 微博 )被郎平招至麾下,世少赛MVP袁心玥也加盟恒大,国少队主二传手陈馨彤从天津转投北京,都可视为全运会新周期各地方队建队新思路的体现。而由数名现役国手掀起的新“留洋潮”,更是主管部门对职业化前所未有的一次松绑。

攀高枝”也好,留洋也罢,中国排球转会市场的“人心思动”,从未如今年这般强烈,多年来一潭死水的联赛职业化进程中,一些改变正在发生着。

国内篇

惠若琪向左,朱婷向右

惠若琪转会恒大女排之时,铺天盖地的报道称,出面斡旋的潘志琛居功至伟,但实际上,惠若琪跟随郎平转投恒大,是上赛季便开始生根发芽之事。郎平透露,在其出任国家队主帅之前,惠若琪及其家长就曾与她接触,表达希望转会的想法,“她希望来恒大跟优秀的外援多学习一点,将自己再提高一个层次。

惠若琪家世显赫是圈内皆知,从地方队到国家队,再成长成为国家队队长,惠若琪少不了父母的支持和指引,而这次转会恒大,惠若琪就得到家人大力鼓励。恰逢全运会结束后,江苏排管中心改朝换代,徐雪萍成为新任掌门人,老帅薛永业从江苏女排主教练的位置上卸任,由其弟子周炜接任。新帅周炜敢于接受挑战,决定打造一支全新的球队,由此,接应老将陆倩退役,惠若琪也被放走,郎平与惠若琪这一对强强组合才得以玉成。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惠若琪这般的背景和谈判实力,国家队另一主攻朱婷就遗憾未能加盟恒大女排。

今年的中国女排,朱婷应该是最热的一个名字。这名年仅19岁的主攻新星在今年的世青赛上一战成名,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奖,随后入选国家队,并迅猛地成为主力。尽管郎平多次表示对待朱婷要理智谨慎,不能揠苗助长,但其出色的身体条件和打球气质,还是让郎平相当喜爱。

引入惠若琪的同时,郎平同样在为朱婷的转会作谈判,而朱婷的母队河南女排还是恒大熟悉的交易对象,其副攻王婷上赛季就曾被转到恒大。河南女排本赛季同样进行了教练班子的更新换代,但与江苏队不同,担任球队新帅的是原河南青年队的主教练詹海根,詹海根是朱婷的启蒙教练,在青年队时,曾带了朱婷6年。“亲爹”上场,自然是留住爱将,詹海根将新赛季球队目标设定为前6名,以往连年保级的河南队亟须朱婷这样的核心。

我们的所有战术,都是围绕着朱婷来制定。”詹海根说,朱婷的特点是个子高、扣球凶猛,河南队中二传之一的胡丹丹更是因为善于传适合朱婷的高度球,今年将成为主力二传。

两名国家队主力主攻,在新赛季转会市场上经历向左走、向右走,这也体现出全运会新周期各地方队不同的建队思路。但各队有一个相同的特征,就是在新周期开端,多名二线队伍优秀球员都补充进入了成年队,而在某些强队中,这样的新生力量资源还出现过剩,八一队副攻袁心玥和天津队二传陈馨彤正是因此被转至其他俱乐部,为新球队补充缺口。

身高2米01的袁心玥还不到17岁,在世少赛获得M V P后就被看做是“国少队的朱婷”,郎平曾将其招入今年第三期的国家队集训名单,随后操作转会至恒大。一个多月来,袁心玥都恶补基本功,“小袁是好苗子,但基本功差距较大,现在每天训练我都在帮她改动作。

郎平说,目前的这一届女排国家队人才紧缺,非常困难,国内的这一批当打的球员也各有各的考虑,不管作为国家队主帅还是俱乐部主教练,她只能尽量去做,为国家队的未来培养新人,做好铺路石。“你不能只着眼于这一届国家队,养一批人打四年就完了,国家队就断档了,你还得考虑下一届。像魏秋月( 微博 )到国外打球,仍然保持状态,她回来国家队同样能打,但我们不能只盯着老将,必须要给新人机会,年轻人需要成长。”

留洋篇

当打国手“不想原地踏步

各俱乐部都忙于在全运新周期进行新老交替,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上,部分处于成熟期的国手找到了出国打球的契机。今年,中国就有四名球员走出了国门,实现留洋梦,二传魏秋月、接应张磊( 微博 )和副攻马蕴雯( 微博 )加盟阿塞拜疆巴库伊蒂萨奇俱乐部,主攻王一梅( 微博 )则独自奔赴土耳其联赛。

近十余年来,欧洲逐渐成为世界排球职业化的发展中心,由于各自排协的重视以及赞助商的投入,意大利、土耳其、俄罗斯、阿塞拜疆等国运营着高质量的排球联赛,球员收入高,转会机制灵活,吸引了各路好手前往“淘金”。据了解,一名中国选手若能在欧洲联赛打上主力,其赛季总收入是在国内地方队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而对习惯了集训生活的中国球员而言,留洋也有助于开阔视野、加强自立。

中国排球圈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球员留洋的先例,但十多年来,成功留洋的多是濒临退役的老将,在其离开国家队后的职业生涯末期,作为球员“福利”而获得国外俱乐部短期的一两年合同。名将孙玥、何琦、殷茵,“黄金一代”成员冯坤、 杨昊(微博)都分别效力过意大利俱乐部,吴咏梅、张越红( 微博 )等也曾加盟日本联赛。

今年的中国留洋队伍与过去有着大不同,张磊、王一梅都是当打的现役国家队队员;马蕴雯是在离开国家队后接到的留洋合同,但其后重新又被郎平召回;唯独二传魏秋月是返回天津队后签下的合同,不过其重返国家队的愿望也很强烈。

加盟土耳其伊萨奇巴希队的王一梅说,出国打球是因为“不想原地踏步”,这基本可以代表大多数留洋国手们的心声。目前出国的这一批中国球员成名已久,无论身体状况还是技术打法都到了瓶颈,“现在如果继续在国内打联赛可能提高比较难,要提升就必须出去学更多的东西,看一些我以前没见过或不知道的,希望有突破。”马蕴雯说。

中国现役国手掀起这股“留洋潮”,与排管中心政策改变也不无关系。在新任掌门人潘志琛上任后,无论是公开场合还是私底下,都强调自己希望推动职业化的想法,这和国家队主教练郎平“支持球员‘走出去’”的想法一拍即合。“以前一些队员打国内联赛都在调整,不全力以赴,训练也不系统。现在她们出去参加职业联赛,跟外国球员多交流,我觉得非常好。”郎平说。政策上的松绑,加上地方队的支持,最终让不少球员的留洋梦提前实现。

请进来少”、“走出去难”一直是中国排球联赛职业化进展缓慢的突出表现,在四名国手为中国球员“走出去”取得突破的同时,中国俱乐部中也仍存在保守派。今年中国女排的“最大发现”朱婷,早在5月份的瑞士女排精英赛时就被一家欧洲顶级俱乐部相中,对方抛出橄榄枝,但很快被其所属的河南女排方面否决,由此可见,国内年轻新锐要实现迈出国门,阻力仍不小。

方立是操作魏秋月等球员到阿塞拜疆俱乐部的经纪人,他在谈到中国球员出国行情时说,中国女排很多球员成名很早,不少国外俱乐部对这些当打的中国国手非常感兴趣,“我们应该支持、鼓励她们在生涯的黄金时期到更高水平的欧洲联赛中发展。

中国球员留洋受全运战略制约,成熟的名将凭自身实力掐准时机走出去,而剩下的国内好苗子都尽量往郎平手上送,这样的“人才外逃”状况,大多与国内地方专业运动队观念滞后,训练手段和水平参差不齐有关。中国排协副主席钟秉枢介绍,中国排协在近年的培训班、运动队集训拉练中,都特别注重培养教练员、运动员的国际视野,想方设法协调全运战略与球员出国的关系,“相信不久的将来,对于像朱婷这样有实力、有潜力的年轻球员,留洋不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