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江:浅谈几个重要统计指标中包含的结构性问题

17.09.2014  20:51

  统计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同步于统计工作的发展建设。在新中国60多年的统计工作发展历程中,现代计算技术和计算机的应用曾经被叫做统计自动化、统计信息工程,叫做统计信息化只不过是最近十几年的事。从上世纪80年代初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引进现代电子计算机算起,统计信息化发展历程只有30多年的时间,但已经表现出鲜明的特点,虽未形成体系化的统计信息化文化,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从长远看,统计信息化的文化建设起步越早,越有利于统计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和队伍的建设。

 

  从狭义上讲,统计信息化文化是信息技术背景下,统计信息化行为模式在精神、知识、艺术、习惯、法规等层面的综合决定要素;文化基因的基本功能就是承载、表现并传承这些要素。统计信息化发展的历程也对统计信息化文化基因产生重大影响。

 

  一、统计信息化文化基因积极的一面

 

  统计信息化文化基因的形成,离不开统计信息化管理机构和工作的历史。纵观统计信息化近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到统计信息化文化基因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

 

  1、讲科学、重规律,学技术、重知识,这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大家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崇尚;

 

  2、敢于承担、敢于打硬仗,善于团队作战、长于协调管理,这得益于统计信息化管理机构成立于统计工作恢复发展之际,壮大于历次统计改革重大部署之时,完善于以项目带系统建设的发展历程;

 

  3、理性认真、勤于思考、不计辛苦、甘于寂寞,这得益于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受益于这一代工程师们的成长年代和深耕细作的务实作风;

 

  4、扎根统计现实、勇于探索创新,并善于在实际工作中优化工作流程、完善细节、把控大局,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到信息化的发展,从效率的倍增器到改革的战略推动器的提升。

 

  二、统计信息化文化基因消极的一面

 

  观察统计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对统计信息化文化基因产生消极影响的一面:

 

  1、统计信息化文化缺乏标准化的基因。新中国统计机构成立60多年来,计算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两次重大停顿给统计工作,对统计信息化文化建设造成了深刻的历史性影响(见注1)。缺少了集约的、工业化的大生产阶段,算盘、电子计算器、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些以个人应用为中心的计算技术成为主体,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项目管控和IT资源的集中管理和权威,不均衡的发展,甚至是畸形发展,统计信息化文化建设未能找准自己应有的重心,展现出不良的一面。典型的如,长期以来业务规范不够规范、专业报表及数据处理程序多乱,专业应用和基础数据的管理呈一边倒的个人化趋势。

 

  2、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抵御能力偏弱。一段时间里,在社会上的浮躁风气和错误成绩观影响下,一些地方和单位的统计信息化建设也表现出一种躁动,定力不足。比如:有的地方和单位也把统计信息工程项目也搞成了形象工程,当作快出成绩、吸引眼球的捷径,使一些或不符合政策规定和行业规律,或经不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项目上马上线;也有的地方和单位“新官不理旧账”、断代式地进行应用系统更新换代,缺乏对相关技术标准、工作规范必要的遵循,甚至是安全规范,缺乏对前期投入的保护;有的项目本身虽得到足够的重视,克服种种困难且形成单兵突进之势,但同时,统计信息化的管理机制、应用体系、安全保密、数据资源管理等“难啃的骨头”,或因缺乏外部法规、资金的支持,或因内部制度、体制条件的限制,未能进行攻坚配套,使得统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厚重与坚韧缺乏支撑保证。

 

  3、能力与格局存在不足。搞信息工程的人本身是时代的弄潮儿,也是社会时尚思潮的引领者。但如果缺少包容的社会氛围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就会表现出一种思维上的轻狂,一种自恃的清高。中国是信息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后来者,各种先天不足和局限显而易见。统计信息化的从业者也不例外。一般表现在,对自己负责的专业领域格外珍重,项目内、职责内的工作处处打理的井井有条,但不愿意接受更大系统的体系架构、更高工程的标准规范约束,熟练于以项目带动系统建设,但不善于以项目管理规范推动业务发展,缺乏在更高层面协调、推动业务建设的能力和主动性;有时还表现在,当工作取得一点成绩时的自我欣赏,或自我感觉未受到足够重视而表现出的抱怨和牢骚,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别人。事实上,与10多年来电子政务“金字工程”实施的成功案例比较,统计应用系统发展的道路曲折反复,历尽艰辛。比如财会软件。1993年,国家统计局推动了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财会制度改革也在同年启动。20年来,中国已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里参与制定相关的标准与规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的财会软件市场也发展的相当成熟;而中国统计的国际接轨、“入世”仍在进行中,大多数的统计类信息化应用项目难以做大做强,统计应用类软件成品化、商品化的寥寥无几。

 

  由于消极文化基因的作用,在统计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一个统计”的大我推进缓慢,缺乏标准规范而带有各种行政化色彩的应用系统在各个层级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来。

 

  以上表现并不是统计信息化领域孤立的现象,在其他部门行业的信息化进程中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

 

  三、统计信息化文化基因的修复完善

 

  伴随着统计工作的发展,统计自动化、统计信息化一路走来,统计信息化的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发展,需要修复破损的基因。

 

  1、统计信息化需要自己的精神家园。统计信息化的文化传承需要优良的传承载体,在统计信息化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核和技术涵养方面要形成具有强烈归属感的磁场,形成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家规”。如果说这是一种信仰,可能远了,但至少要有一种敬畏。我们无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品头论足,因为评判的标准本身也存在着争议,效率与公平、生存与安全,孰轻孰重,不同条件、不同境遇,可能会有不同的标准。但是,任何从事统计信息化的人和机构对统计信息化的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核都要多几分敬畏、多几分坚守、多几分传承。好的文化基因要有宽阔的胸怀和格局,就是要擅长汲取众多文化中好的成分,扬弃消极的成分。和谐的文化内涵所表现出的,应是百家争鸣的和弦。

 

  2、统计信息化的从业者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品行。要学习继承老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秉持现代信息技术先行者的执著,恪守不唯商言、不唯官语、只唯真实可行的职业操守。在嘈杂的社会环境中,为追求信息化的真谛,甘于寂寞,不为时尚所惑;要经历苦干、实干到巧干的成熟历程。统计信息化文化建设需要在完善的过程中加以传承、加以创新,这需要创业者、新来者共同努力。创业者要拿出老骥伏枥的精神,要有勇于嬗变创新的勇气;新来者要尊重并弘扬统计信息化优良的文化,尊重创业者并一道发展创新,改变其不良的一面。

 

  3、统计信息化的从业者要有高地意识。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信息化都是创新和发展的弄潮儿,统计信息化的从业者要关注信息化领域的新技术、新挑战、新文化,更要关心统计工作领域的新需求、新应用、新机遇,巩固技术基础、丰富行业实践、提高专业管理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化生存能力、竞争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意识格局,始终站在统计信息化发展建设的潮头,始终站在统计改革发展的制高点,为统计发展战略谏言献策,为统计发展建设助推加力,使统计的改革发展具有鲜明的统计信息化文化色彩。

 

  注1: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文革,统计部门是国家部委中较早、较大规模使用电子计算机的部门,可惜被文化大革命终止了,这是第一次停顿;1978-1984年期间,统计工作开始恢复,国家引进了不同批次、档次的主机进行大规模的普查、统计报表数据处理,但因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共同管理的计算中心和其他部门组建的国家计委国家信息中心的独立,而出现了第二次停顿。